16.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如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其有用的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究竟在哪里,在社会问题凸显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应坚持这一理论这样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理论的突破是深化改革的基础。实践的彻底性最终有赖于理论的彻底性。而各级党校正是研究理论问题的权威机构,可是我们的党校教师和工作人员天天在干什么

  丁露贞神色怪异,像不认识一样看着我。显然,这些理论问题离她已经很遥远了,或者说,她放下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已经年深日久,再想拾也已经拾不起来了。但她似乎不承认自己的落伍,于是振振有辞地说:我对理论问题不这么看,现如今当务之急不是研究理论的前沿问题,而是有的放矢地让理论走进群众的问题也就是说,是推动理论大众化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是不是深入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理论需求、心理特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是不是使理论真正切合群众的实际需要,符合群众的口味了据我所知,现在群众的理论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真实的东西。这是群众需求的底线和最起码的要求。从事实本身出发,还事物以本来面目,体现事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体现事物的规律性,是推进理论大众化最起码的前提。群众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只要提供给群众的理论内容中存在虚假的成分、掩饰的解释,都会在群众中被无限放大,最终受到损害的必然是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2,通俗的东西。群众喜欢听大白话、大实话,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去,不喜欢那种搞文字游戏、云里来雾里去的方式。话糙理不糙就是群众好恶的形象表达。3,鲜活的东西。内容、形式鲜活的东西符合群众的接受习惯,能够引起群众的兴趣,吸引群众的眼球。内容要活,语言要活,形式要活。要多用鲜活的事例、群众身边的事例和人来说明问题。4,管用的东西。对于群众来说,管用的东西就是能够触发他们的兴奋点,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能够用以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的东西。在实践中,人们对社会公平、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关注,对城市动迁拆迁、土地征占补偿、企业职工社保医疗和涉法涉诉等方面的问题反映比较集中。这些问题,是理论走进大众过程中回避不了的问题,必须作出合理的解释,打开群众的心结。而群众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重经验判断、重形象直观、重现实利益。而你说的那些前沿理论问题老百姓是不关心的,所以只能局限在专家学者之间进行研究。这就是为什么我与你意见不一致的地方。

  我说:你怎么这么看老百姓你着实低估了老百姓的水平她说:你不要随随便便就上纲上线,大多数老百姓就是这个水平甚至可以说,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关心的都是利益问题。俗话说,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这就是中国老百姓,更是平川老百姓的真实情况你是个老百姓,自然是没错的,但你是个老百姓中的佼佼者你是个处长你是个懂理论有见识讲诚信重人品的人尖子不然的话,我会鼓励我自己的妹妹和你搞到一起吗我疯了我傻了她走到我的跟前,拍拍我的肩膀说:康赛,你既然对理论问题那么关心那么热衷,你发没发现现在很多省市领导都是学理工科的出身,而不是学社会科学的我说:我当然知道,我还正为这事纳罕呢丁露贞道:你真是个孩子,学社会科学的人容易对理论问题感兴趣,容易抓住一个问题争论起来没完没了,而招商引资谁去干gdp指标谁去完成大楼谁去盖技术改造谁去搞新项目来了上不上马

  我不说话了。也许我还是幼稚,也许丁露贞过于故世。总之,说不到一块。而且,对我提出的警告:把武大维孙海潮周围的局处级干部集中起来学习,等于为他们提供聚会和串通的机会。她也没听。她此时抄起电话就给办公厅秘书长裴云心打过去:老裴,立马发通知,为配合省纪委调查组的工作,我们市委准备亲自在党校办班组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