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不到位的反腐盲区

  你是不是因为在党校工作得不到领导提携重用,因此对党校工作心怀不满丁露贞怀疑地看着我。你就这么看我吗我就这个思想水平吗我非常不满地回敬她,同时也诧异地看着她。因为她对我的猜度简直南辕北辙,太离题万里了此时她却压低了声音说:等市里工作都稳定下来以后,你如果想回党校我就满足你,想再官升一级我也满足你,但你首先应该爱党校,一个人对任何一个岗位或行当如果不爱,在那里干就等于受折磨,你说是不是这样

  我咳了一声,清清嗓子说:我怎么不爱党校呢这些年来我在党校干得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评不了职称,提不了级我都不计较,为什么呢就因为我爱党校。我既爱党校门前记录了我和露洁初恋的大片树林,我还爱党校一年两次的寒暑假,我还对党校的所有教学门类耳熟能详。但这些都挡不住我对党校工作的更高的期待。你是学文科的出身,自然知道,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存在一个内在的深刻矛盾,那就是现实实践与某些传统理论的严重冲突。一方面,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这一实践又为传统理论的思维逻辑所不容。为了推进改革开放,我们过去长时间采取的是绕过去的办法,邓小平在南巡讲话里说的不争论就是例子。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理论问题最终是绕不过去的。争论的实质,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和对资本主义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的认识上。实践的坚定性最终有赖于理论的坚定性。只有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真正辨明是非,才能推动改革不断深入。

  我知道丁露贞是学行政学的,对马列原著读得很多,对基础理论问题自然也是耳熟能详,并且时时产生探索的冲动。这是一个学文科,特别是学社会科学的莘莘学子的良好素质。但丁露贞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咱们是做实际工作的,把理论问题留给专家学者好不好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堂堂的市委书记怎么会对理论问题这么麻木呢我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咱们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崛起和苏联的一朝覆亡,成为20世纪末期最具对比性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但另一方面,这一实践又为某种僵化的传统理论思维逻辑所不容,姓社姓资、姓公姓私问题,始终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我们。为了推进改革开放,一些先行地区不得不打擦边球,有时甚至冒险闯红灯。但正如不能绕过产权问题推进市场经济一样,理论问题最终也是绕不过去的。事实上,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路线确定、建立经济特区、价格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配制度改革到当前的企业制度改革,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在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中实现的。但是理论发展滞后,仍是制约改革深入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在当前,这一问题愈显突出,不仅关系改革的方向,并且和社会发展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如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扩大,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权力严重以及看病难、学费贵、房价高等搅和在一起,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一些人把中国现存的问题归罪于市场化改革,认为是市场经济讲多了,社会主义讲少了造成的,甚至提出要为苏联和我们国家过去几十年一直实行的那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名。由于是打着反思改革的旗号,迎和了部分民众对社会上一些消极现象的不满,极易引起思想上的混乱,酿成新的矛盾,导致新的不安定因素。认为改革开放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这也说明,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发展,不可能在传统的思维逻辑中运行。改革本身就意味着突破。如果我们不能在关系改革方向、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上真正辨清是非,改革将如何深入,并走向什么方向呢不争论只是阶段性的权宜之计,并不是不要把问题弄清楚。而问题的实质还是在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