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避税
��专业的会计师,如果不是精通于避税方面的,也未必能够弄得清楚。

  在北美的避税政策当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大额避税”政策,就是消费抵税、投资抵税、慈善免税这三大类。

  像是什么子女教育减税之类的,这些政策对一般家庭来说价值不低,但对亿万富豪们来说,减免的税款就太少了,意义不大。

  不过,这些避税、免税政策,都是会产生“成本”的。

  以消费抵税为例,你必须要花一笔钱出去,才能抵扣相应的税款。

  当然,通常情况下,消费抵税这种事,一般情况下倒是不会刻意为了减税去进行什么消费。

  除非是有什么可买可不买的“大件”,为了凑一个大额的退税政策,不买白不买。

  举个栗子,假如某州有一个消费全额退税的政策,而且不限制消费类别,退税的额度限制还比较大,例如达到数百万美元。

  罗杰本来是想买一架直升机,但又觉得似乎没什么太大必要,这种属于“可买可不买”的大件,若是遇到这种政策,通常便会直接下订单了。

  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部分的消费退税,对于额度和消费项目的类别都有相当严格的限定,一般情况下,乐队众人的日常消费只会高于避税政策的规定。

  事实上,对于乐队众人来说,避税的大头,还是在“慈善避税”这一块。

  按照北美大多数州的法律规定,花费在慈善事业方面的钱,都是可以全额抵消税款的。

  举个栗子,假设乐队今年应缴税的数字为三亿美元,若是乐队为一家慈善基金捐赠了三亿美元的现金,就不用缴税了。

  至于“捐出去”的这三亿美元嘛……

  反正北美并不要求慈善基金公开账目,也不限制基金会收入用于实际慈善行为的比例。

  也就是说,以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把这些钱全花在乐队的日常开销或者商业投资方面,理论上来讲,也是完全可行的。

  比如说那些著名的“裸捐”的富豪,其实都是这个套路。

  当然,敢这么玩的,最起码也是在上流社会拥有极深的影响力,否则,irs就会教你做人了。

  事实上,乐队的大部分避税方案,还是在irs“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的,不会把所有该缴税的钱全扔进乐队名下的慈善基金里去。

  以今年为例,乐队通过“慈善避税”所减免的税额,“仅仅只是”一亿六千万美元“而已”,剩下的部分,除了通过各种名目繁多的避税政策抵扣、减免了一部分之外,在报税季之后,实际缴纳的税款也有八千多万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乐队收入的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的纳税额,这比“最高标准”的接近百分之四十要少了许多,但却也是在irs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了。

  “捐赠”到乐队名下慈善基金的这一亿多美元,乐队也不会全部花在自己身上。

  虽然在这个“避税基金”的运作上,乐队非常的低调,从来没有公开宣传过。

  但每年至少上亿美元的“慈善捐赠”,要说不引起媒体的注意,是根本不可能的。

  哪怕只是为了乐队的名声考虑,这笔钱,也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在真正的慈善行为上。

  事实上,从乐队名下的几家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