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节 三国联盟 1
�3万挺,对比一目了然,至于其它物资,差距更是云泥之别。美国对英苏中三国的援助里,英国得到约7.5%,苏联得到约25%,中国仅仅得到了约3.5%。是的,美国是帮助中国了,但并没有真正地帮助(特别注意:二战期间的中美关系并不是乞丐和施舍者的关系,施舍者哪怕只给乞丐一块钱,乞丐都不应该嫌少,因为这一块钱是白给的,而中美是盟友,是联合打日本的,中国不是白拿美国钱的,中国是流血流汗做出自己贡献的,中美既是盟友,美国就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帮助中国,美国给的少,中国嫌少是应该的,毕竟日本也是美国的敌人。)在原先历史上,美国直到93年年底(正是书中眼下时间,书中的中国没有得到美国一分一毫的援助)才给中国第一笔援助,并且不是白给的,中国用22万桶桐油换来25万美元的贷款,英国同时也给了中国第一笔援助,多少呢?95万英镑。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943、9年,美国每年援助中国的物资的价值也只是5万美元上下而已,真的不多,非常少。
蒋纬国确实不喜欢美国,道理很简单:中美说好一起对付日本人,结果开打后,美国家里明明有大炮,却只给中国手枪。也许有人会说“最起码美国给了手枪,有总好过没有吧”,但问题的关键是,中美是签署同盟协议的,美国不是置身事外对中国发善心,而是也加入了,美国就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帮助中国。看着中国用手枪苦苦坚持打日本,美国却藏着家里大炮就是不给中国,这种行为岂不是对同盟条约的违背?
相对于美国的目光短浅、厚此薄彼,德国倒对中国一直很重视,即便是在原先历史上,德国不但努力地调停中日战争,甚至直到936年,德国国防部仍然在倡导着这样一个政策:加强中国的军事实力,让日本对中国不敢轻举妄动,从此放弃侵华念头,一心一意地跟德国一起打苏联,甚至的甚至,纳粹二号人物赫尔曼·威廉·戈林曾主张“拉拢中国组建德日中三国反苏联盟战线”(换句话说,哪怕没有蒋纬国改变历史,德国高层里也曾出现过建立“德中日三国联盟”的构想,所以此时这种构想变成德国高层的主流意愿是非常自然的大趋势。)。
眼下,德中日三国大局已经难以改变,隐隐间,中国已经骑虎难下,因为中国能获得和平并能在谈判桌上收复大片沦陷国土,都离不开德国的出力,德国为此是下了极大血本的。如果中国拒绝接受这个和平,或者,在以后对德国出尔反尔甚至出卖德国,后果就很严重了。最关键的是,中国此时接受和平、收复那些日本人答应归还的沦陷国土,直接等于同意加入德中日三国联盟。说难听点,中国迈出这一步后,就意味着上了德国的“贼船”,被绑上了德国的战车,除非学习意大利,在战争期间摇身一变,背弃德国,投入对面阵营里(意大利不止一次地干这种坑德国的事,一战中干过,二战中也干过)。先前,中日第一次议和停战,中国接下来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跟德日一起结盟打世界大战,可以选择跟日本再战,但是,眼下中日第二次议和停战,中国接下来是没有选择的,不能选择跟日本再战,因为此举等于背叛德国,只能选择跟德日一起结盟打世界大战。中国,要不要迈出这一步?问题非常重大。
蒋纬国的态度是倾向于“迈出这一步的”,虽然他极度担心自己这一步会让中华民族陷入万劫不复,但反复地权衡利弊,他觉得,世界上没有百分之一百绝对的事,有风险,并且如果不大的话,还是值得冒一下的。
蒋纬国想知道蒋介石的态度。
蒋介石其实比蒋纬国还矛盾,对于中日和平,他求之不得,对于跟德日结盟,他同样心存畏惧。但是,目前的局面、日本人开出的条件,不得不让蒋介石极度动心。蒋介石不肯接受日本人狮子大开口的条件,一方面是关系到国家利益,一方面是担心因此而导致“国民政府无以立足”(割地求和、丧权辱国的行为如果太严重了,必然导致国
蒋纬国确实不喜欢美国,道理很简单:中美说好一起对付日本人,结果开打后,美国家里明明有大炮,却只给中国手枪。也许有人会说“最起码美国给了手枪,有总好过没有吧”,但问题的关键是,中美是签署同盟协议的,美国不是置身事外对中国发善心,而是也加入了,美国就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帮助中国。看着中国用手枪苦苦坚持打日本,美国却藏着家里大炮就是不给中国,这种行为岂不是对同盟条约的违背?
相对于美国的目光短浅、厚此薄彼,德国倒对中国一直很重视,即便是在原先历史上,德国不但努力地调停中日战争,甚至直到936年,德国国防部仍然在倡导着这样一个政策:加强中国的军事实力,让日本对中国不敢轻举妄动,从此放弃侵华念头,一心一意地跟德国一起打苏联,甚至的甚至,纳粹二号人物赫尔曼·威廉·戈林曾主张“拉拢中国组建德日中三国反苏联盟战线”(换句话说,哪怕没有蒋纬国改变历史,德国高层里也曾出现过建立“德中日三国联盟”的构想,所以此时这种构想变成德国高层的主流意愿是非常自然的大趋势。)。
眼下,德中日三国大局已经难以改变,隐隐间,中国已经骑虎难下,因为中国能获得和平并能在谈判桌上收复大片沦陷国土,都离不开德国的出力,德国为此是下了极大血本的。如果中国拒绝接受这个和平,或者,在以后对德国出尔反尔甚至出卖德国,后果就很严重了。最关键的是,中国此时接受和平、收复那些日本人答应归还的沦陷国土,直接等于同意加入德中日三国联盟。说难听点,中国迈出这一步后,就意味着上了德国的“贼船”,被绑上了德国的战车,除非学习意大利,在战争期间摇身一变,背弃德国,投入对面阵营里(意大利不止一次地干这种坑德国的事,一战中干过,二战中也干过)。先前,中日第一次议和停战,中国接下来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跟德日一起结盟打世界大战,可以选择跟日本再战,但是,眼下中日第二次议和停战,中国接下来是没有选择的,不能选择跟日本再战,因为此举等于背叛德国,只能选择跟德日一起结盟打世界大战。中国,要不要迈出这一步?问题非常重大。
蒋纬国的态度是倾向于“迈出这一步的”,虽然他极度担心自己这一步会让中华民族陷入万劫不复,但反复地权衡利弊,他觉得,世界上没有百分之一百绝对的事,有风险,并且如果不大的话,还是值得冒一下的。
蒋纬国想知道蒋介石的态度。
蒋介石其实比蒋纬国还矛盾,对于中日和平,他求之不得,对于跟德日结盟,他同样心存畏惧。但是,目前的局面、日本人开出的条件,不得不让蒋介石极度动心。蒋介石不肯接受日本人狮子大开口的条件,一方面是关系到国家利益,一方面是担心因此而导致“国民政府无以立足”(割地求和、丧权辱国的行为如果太严重了,必然导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