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对抗,信息交汇点
p; 也就是如此,证明了这个研究方向的可行性。

  看、听、触、嗅、味,这五个是大脑信息的输入。

  有输入就有输出,如对身体的控制、语言等等,而这些依靠的是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

  分开看,有对眼睛的控制,对身体四肢的控制等等。

  要找到这些控制信息的交汇点。

  如果把人体除大脑外的部分和大脑单开看。

  这部分相当是大脑的载体,大脑和这部分的交流除了物质的交换外,就是信息的交换。

  而对大脑来说,信息的交换是有输入和输出的。

  脑机结合技术要做的就是找到大脑和这部分之间信息交换输入和输出的信息交汇点。

  找到这些信息交互点后,就简单多了。

  剩下的就是信息的读取和写入了。

  写入的也就是输入大脑的信息,读取的也就是大脑输出的信息。

  而目前,写入和读取信息的技术已经有了。

  剩下的就是寻找信息交互点。

  这样一来,就能能容易的实现脑机结合技术。

  十五号实验站中,二十几号科研人员正在忙碌着。

  这二十几号科研人员,每个人的头上都带着一个头盔,头盔上还连接了数量众多的细线。

  苏哲三人过来的时候,有一名科研人员已经站在实验站的门口等他们了。

  这名科研人员带着苏哲三人参观介绍十五号实验站,且详细解说其研究的进展。

  范晓明和徐正平两人时不时的还要提出一些问题。

  不管是两人提问,还是科研人员的介绍和回答,说话的声音都很小,其目的就是尽量小的影响那些正在忙的科研人员。

  说起来,这名科研人员的介绍,针对的是范晓明和徐正平。

  对脑机结合技术的研究,他们两人知道的并不多,而苏哲则不同。

  他对脑机结合技术的研究,他异常的清楚。

  毕竟脑机结合技术的研究方向是他提出来的,相关的实验也是他亲自设计的。

  徐正平看着科研人员头上戴的头盔,小声的问:“这头盔是做什么的,大家不会是拿自己在做实验吧!这么做安全吗?”

  那名科研人员还没有解释,范晓明开口解释说:“校长你放心,绝对的安全,不安全我们也不会这么做的。”

  搞科研研究,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

  要是有安全隐患,他们也不会这么做的。

  苏哲认真的回答:“这设备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其作用是读取人脑中微小区域的电磁波,从而寻找信息的交汇点。”

  从现在的情况看,整个脑机结合技术的研发,寻找信息交汇点的难度是最难的。

  真要说起来,和大海捞针差别不大。

  “校长,我们已经找到视觉信息交互点了,说起来也是运气。”范晓明笑着说,“要寻找信息交互点太难了,就我们三个实验站一共八十个科研人员寻找,要把所有的信息交互点找到,还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为此,我们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