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对抗,信息交汇点
��木戈壁的实验室,国内其他医院、高校、研究所等相关的研究机构。

  当然了,其最后所有的数据都会汇集到这里。

  九天研究中心对于脑机结合技术的研究方向是非接触式的。

  也就没有必要开脑啥的了。

  真要说起来,实验站的科研人员但都挺大的,他们直接拿自己做研究对象。

  这也是因为苏哲的研究方式对人脑是没啥伤害的。

  苏哲阅读了大量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资料。

  同时,他设计了很多的实验让各大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了对大脑的研究。

  就这样,他对人类大脑的结构和机理越来越了解。

  也就搞出了现有的研究方法。

  用微弱电磁波去刺激大脑有可能的信息汇集区域,一点一点的去查找。

  这样的查找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查找。

  说起来,这个查找的过程也是极其的麻烦。

  其人脑信息交汇点有着特定的信号波动,也就是信息交互点的组织产生极其微弱的电磁波。

  信息读取的过程就是微弱电磁波的接受过程。

  相对的,这个过程还是容易实现的。

  信息的写入过程就要麻烦的多。

  不管是信息读取还是写入,最先要做的是找到信息的交汇点。

  就目前,信息的读取和写入已经实现了,难题是寻找信息的交汇点。

  至于寻找信息交汇点的难度。

  其难度相当是在地球上找到一粒有特殊标记的沙子。

  其原理,简单点说就是不同的物质始终对外散发着“电磁波”。

  从整体来说,人的大脑是一个单独个体。

  其对外散发的电磁波包含了一个波段。

  可大脑本身是有不同的组织结合到一起的。

  将这些组织作为一个个体,组织和组织之间散发的电磁波是不同的。

  其组织是由细胞组织、脂肪、蛋白质等构成。

  而这些,其散发的电磁波也是有差异的。

  在寻找信息交汇点的过程,相当是把人脑分成一个又一个很小很小的区域,去甄别去解析,看是否是信息的交汇点。

  说起来,不同组织,不同的细胞、不同的大分子,其散发的电磁波也是不同。

  就算是同一类的东西,就比如是两个神经元细胞,其散发的电磁波也是有差异的。

  好比是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那怕是双胞胎,两者直接也是有差异的。

  在寻找信息交汇点的过程中,是有方法的。

  其中也要看运气。

  至于要找的信息交汇点,有看、听、触、嗅、味,这五个相当是信息的接收器。

  在接收外界的变化后,将变化转化成信号,最后传入了大脑。

  就目前来说,这五个中已经找到了看,也就是视觉信号传入大脑的信息交汇点。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