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返企
上厕所,漆黑中,一缕手电光,要么目送妻子,要么陪同孩子。冰冷冬季,蹲在四处漏风的汗厕里,那种浑身凄厉的冷,没经历是没有想象的,至今,都历历在目。如今,当晚上起夜的时候,把里屋灯线一拉,卫生间里顿时通明,再也不用去陪同她们了,就连三岁多的女儿,也会自己开关灯、开门关门及拉冲厕水。让爱人体会更深的,就是每日的做饭,之前春夏秋,都是在租住房子外的窗户根下,用蜂窝煤炉子做饭,调料和切菜则在屋里椅子上的案板上操作,忙碌的时候,就看见爱人屋里屋外的跑,冬天,就只有把炉子搬到屋里,烟熏火燎,人还没吃饭,味道早就飘满小屋。现在,可是改变了不少,灶台的右手,就是自来水的水池,开关水不但方便而且压力也足,洗碗和蔬菜,更是方便了不少,省去了租住时候上下楼的跑,和干净、脏水一桶桶提上提下,做饭也改成了双灶煤气燃料,一个做饭,一个炒菜,而且一拧,就可以随时烧饭烧水,既方便,又节省体力和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每顿饭的时间缩小了不少。灶台的对面桌子上,可以支放大的案板,用来切菜和操作,做饭时候,也可以开着窗户,油烟味也小了很多,实现了与人起居环境的隔离。要外出的时候,把房间的大门一带也安全了不少。

  那年赶上春节时,我们就买了个冰箱,之前就是想买,也没有地方搁,结婚三年后,我们才用上了这个,终于平日的剩菜剩饭和新鲜食材,都可以放在里面,的确方便了不少……。那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家的概念,那是一个坎,对于我们家一个里程碑的划代,生活也从此走入了另一种境地,以前我们更多是精神世界中的一家人,现在才体会到了方便和物质,对一个家庭也是何等的需要,家也因为有了自己真正意义的“屋”,而倍加欣慰、安静、充实和满足。

  我也把自己有个自己家的消息,早早告诉了老家的父母、家人和我的朋友们,以前羡慕别人或愁于别人来访,也成了经常邀请人来走动,关心我的人们,也为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和开心。因为那个时候的房子,把人压得够呛,特别是对于男的,没能结婚和给孩子一个真正方便和安全的家,使我总觉得背负了重重的壳,当然这也是,我拼命要去奋斗和努力的源泉,正所谓需求产生动力,我这里感受和体会最为深刻。是呀!父母将我供给能走出农村,已经是榨干了他们的心血和精力,已是而立之年了的我们,早就我们依靠自己去改变的时候了,再看看自己,可以利用的依靠和资源实在是贫困,只有靠自己的谋划,和拼搏而取得,这也许就是选择不断前行和紧迫感的动力,这个过程,注定相伴一生。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常在想或回味的同时,再看看身边和我一样境况一群,或一伙人,何尝不是如此,个体的拼搏向上,推及开去看,就汇集成了社会的群体,必然产生社会的趋势和洪流,也就产生了总动力,那些年来的人和事的变化,也印证这个思考和思想,九十年代的中国,这种萌动中的改变,支撑着个体的同时,也在促使社会和国家的前行,多年后,再来回忆那段时光,对家的追求和逐渐改善的步伐,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一个活脱脱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