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萌芽
在新厂区的快乐工作、生活日子,一直持续到当年夏季后半程,算起南下打工的日子,已经近乎一年半了,平日里最关心的就是收入状况的持续改善,随着接触老员工的增加,对于他们的收入状态也有了部分的了解,我们这批进公司的员工,在当时的工资状态算是中上水平,但经过的横向比较,逐渐开始对自己的收入慢慢不满意起来,碍于进入公司后工资是一年一上浮,平日里除非有特别突出的表现,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跟随公司每年的集体调整而调整。随着附近企业的增多,周围的用工工资普遍都有了逐步的提高,而我们公司也完成了从中企业向大型企业的过渡,我们最初的优势相对一些后来入住本园区或后兴起的企业,工资差别就拉开了一定的梯度。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一家企业呆久了,人的思维和工作程序也了解了,原来进企业的新鲜感也减了不少,深入和接触的广度多了,公司里的一些弊病和制度问题,也在平日工作碰撞中渐渐浮现了出来,有些问题的解决不只是纯技术性的,往往还要掺进领导的意图,和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也会多出很多人为的干扰因素,加之平时慢慢开始留意起各种报刊招聘信息的增多,外来企业的诱惑,也在逐步增多。其实,像我们这些外出打工的,首要考虑的就是收入状况,还有要有个融洽和逐步学习提高的环境,如果有比自己目前身处企业工资高的企业,很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和冲动,因为从食宿等方面我们都看的比较淡,再说我们一般做技术工作的,到那里都至少是职员层级的,所以这方面总体也都差不到那里去,最终的关心都是收入要求,也不为怪。久而久之,自己也先后私下积攒的不少的招聘信息,问过几家看似专业对口的企业,但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没有最终去成,有的甚至中间还请假去了解过。但我的一个原则就是,按照当时计算,如果没有收入比这里高到一定层次的,是不会贸然跳槽过去的,毕竟换家企业后之前的所有付出,都会没有累计效应,这点在企业年底的年终奖、年终休假和调资涨幅都会有损失,所以要跳槽,必须把这部分的损失计算在内才可以考虑走人。另外,进一家新企业,最初都要从头做起,刚去的日子基本都要加倍的努力和小心处事。因此,如没有绝对对上胃口的企业,一般实际动作的激情不是很高。最初找工作状态,就是“骑驴找马”,即没有好的企业宁愿在目前公司先干着,而不是去盲目的冒险,或频繁更换工作,这是个原则。
后来,在一次和“盖子头”的闲聊中,得知他女朋友所在的一家港资企业,正要做一个项目,而作为该项目的前期准备部门还没有成立,那里的老板正在苦苦招聘进人,帮助先启动该产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那里的老板打算在启动项目的试制成功后,才会投进专用设备,并成立部门开始生产。起初“盖子头”因为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所以对这个项目的具体不是很了解,经过他女朋友从中牵线搭桥,后来我们商定约了个时间,去他女朋友就职的那个公司去看了看。
记得,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他找到我,说和他女朋友约好了,那边的老板请我过去见见,当面谈谈那个计划,顺便听听我的想法。
那天下午,他女朋友和老板亲自开车,到我们公司门口来接我,我找了个理由,向我们罗主管请了个临时假,就坐上了他们的早已等候在公司外的车。
开车的老板姓王,他中等偏胖身材,是位香港企业家,在东莞长安镇的塘厦第二工业区有自己的工厂,当时名字叫一升电子厂。“盖子头”的女朋友叫魏慧,就在那家公司做老板的助理兼秘书,所以公司的地位比较高,属高层角色。那天,上了老板的车后,车一加油,就向他们的企业方向驰去。
在路上,老板了解我一些自然状况,我就将之前国有单位的制造能力,和自己从事过的相关工作经历,一一给老板诉说了一遍。在车上,老板也简单给我介绍了�
后来,在一次和“盖子头”的闲聊中,得知他女朋友所在的一家港资企业,正要做一个项目,而作为该项目的前期准备部门还没有成立,那里的老板正在苦苦招聘进人,帮助先启动该产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那里的老板打算在启动项目的试制成功后,才会投进专用设备,并成立部门开始生产。起初“盖子头”因为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所以对这个项目的具体不是很了解,经过他女朋友从中牵线搭桥,后来我们商定约了个时间,去他女朋友就职的那个公司去看了看。
记得,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他找到我,说和他女朋友约好了,那边的老板请我过去见见,当面谈谈那个计划,顺便听听我的想法。
那天下午,他女朋友和老板亲自开车,到我们公司门口来接我,我找了个理由,向我们罗主管请了个临时假,就坐上了他们的早已等候在公司外的车。
开车的老板姓王,他中等偏胖身材,是位香港企业家,在东莞长安镇的塘厦第二工业区有自己的工厂,当时名字叫一升电子厂。“盖子头”的女朋友叫魏慧,就在那家公司做老板的助理兼秘书,所以公司的地位比较高,属高层角色。那天,上了老板的车后,车一加油,就向他们的企业方向驰去。
在路上,老板了解我一些自然状况,我就将之前国有单位的制造能力,和自己从事过的相关工作经历,一一给老板诉说了一遍。在车上,老板也简单给我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