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深
��只是明暗的力度不同而已。高年级的教室烛光最强。那时,学校门房小卖铺里最畅销的卖品就是蜡烛,去迟了常就没有了,当时,五分钱一根的蜡烛天长日久也是不小的开支,往往在教室里的一根蜡烛的桌前,围拢的是好几个看书或者写字的身影,彼此互相借光,是常有的事情,俗话说的借光借光,出自于此,也毫不夸张,再说互相借光,也是为了相对节省些花销,那刻整个教室里弥漫的都是燃烧蜡烛的味道,这样的日子,伴随到了高中毕业。其实那个时候感觉最多的就是时间不够用,想想看也是这样,中午和下午都是上新课程,或集中复习,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早读、下午课程后和晚上自习钱,如果不挤出其它时间复习和预习及消化吸收,时间臻是不够用的。其实学习的日子里,人人都在自己心中,都有个学习内容安排,自己自觉的学习编排,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除了上课和必做的上交作业外,我都基本是以周为单位,以每天为段,来规划每门课程的分配时间,什么时段背诵英语、语文、政治……,什么时段推演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都基本心中有数,并时常积累校正。其实,计划和打算有了,平时也就机械的执行和坚持,随着日子推移也就习以为常。现在想起来,大家都是如此,自己也就那样了,大家如此,也就折射出了一种风气,要学动力则演绎出为一管的执行过程,过程中习惯是发至肺腑的自觉,目染、升华和聚集也就形成学校学风的一部分,这也许就是重点高中之中的所谓重点吧,试想想看,一个最初自然纯洁的心,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找不到污染灰垢的,闲杂的因素也就没有了滋生的土壤和繁殖的力量,更缺乏负面冲击的动力,有的只有推你前行的力量和动力,这是我后来多年思考才得出的感悟,环境可以塑造和改进一个人,我感谢我当初初中的努力,也庆幸自己有幸进入了这所高中,事实也证明,从这里我也走向了我日后想要去的大学,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和命运。尽管现在想过程是辛苦的,但过来后,再回味高中点滴的环节,更多的是珍藏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