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血压病
�病人的血压升高是由某种疾病所致则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表10-4),又称可治性高血压,通过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后血压会恢复正常。所以,对每一位新发高血压病人都要进行鉴别诊断,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应转诊到专科医院检查确定,对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要坚持长期随访治疗。

  表10-4 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及特点

  病因|概述|特点

  肾实质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其他(结缔组织病、肾移植后等)|原发病史;蛋白尿、血尿、脓尿、细胞管型,水肿,肾功能减退;b超:肾增大/萎缩,结构紊乱,囊性改变

  肾血管性高血压|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见于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粥样硬化|中青年女性多见;动脉狭窄或闭塞表现: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杂音;ivu示病肾长径缩短≥1.5cm,显影延迟或显影后消失缓慢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低钾血症表现:周期性瘫痪,ecg示u波;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多尿,口渴,多饮;实验室检查:血钾降低,尿钾增多,血、尿醛固酮增加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因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升高|以阵发性高血压为特征,多有诱因;伴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出汗,心动过速

  皮质醇增多症|由肾上腺皮质肿瘤或acth肿瘤致糖皮质激素释放过多引起高血压|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肩、多毛、皮肤菲薄而有紫纹;血糖增高

  妊娠高血压|妊娠后期出现的血压升高|高血压伴水肿、蛋白尿,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

  注:凡发现高血压时年龄小于30岁或抗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三)评价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

  目的是了解高血压的病情进展,是否需要转诊治疗。高血压主要危及的靶器官是心、脑、肾。

  1.心脏 导致左心室肥厚及扩张,心力衰竭;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脑 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脑出血、脑梗死及高血压脑病。

  3.肾脏 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单位萎缩,最终致肾衰竭;引起肾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三、高血压病的治疗

  (一)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原则和目标

  1.目的 通过有效地控制血压,最大限度地降低由高血压病所致的病残率及病死率。

  2.原则 1长期性:高血压的治疗是终身治疗,这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2综合性:药物治疗与改善生活方式相结合,不能单靠药物治疗;3药物治疗从低剂量开始:任何降压药物都应从低剂量开始应用,以免血压降得过低、过快并减少不良反应;4联合用药:既可增加降压效果,又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5及时调整用药:若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病人的耐受性差,应改用其他药物;6尽可能使用长效药物:有利于提高病人治疗的顺从性,避免血压的波动。

  3.目标 中青年人及糖尿病病人的血压降到正常(130/80mmhg),老年人的血压降低正常高值(140/90mmhg),治疗重点放在收缩压达标上。

  (二)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

  健康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