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
��野猪肉就给了二十斤,吃得老赵家满嘴都是油,哪个脸上没笑开花儿?”

  说到这儿,余庆妍语重心长地道:“我知道玉娴人好,孝顺,你千辛万苦打了野猪她都惦记着我们。前些日子回娘家下年礼,我听妈说了,卖野猪肉得了一百八,玉娴让你给了她五十,给了奶三十,我那同事给的几斤毛线玉娴也用来给爸妈和奶织线衣。可是庆国,你不能把这样的事情当做理所当然,说到底,爸妈和奶都和玉娴没有血缘关系,玉娴孝顺他们是因为你,你要记在心里,只要尽了对父母长辈的孝心,其他事情都要以自己两口子的小家庭为重,让玉娴过上别人都比不上的好日子,才是对玉娴最好的回报。”

  两个兄弟,孝顺的就这么一个,能指望的也就这么一个,幸好弟弟有担当有本事,弟媳妇人品极好,以后父母的养老全靠他们在跟前伺候,自己无论如何都得对弟媳妇好一点,做个体贴大方的大姑姐,这样才不会让弟媳妇觉得大姑姐刁钻而怠慢父母。

  余庆国受教,“大姐,你放心吧,我知道该咋做,一定不会辜负玉娴,一定会让她过好日子。我说拿布料给外甥做衣服,也是玉娴提出来的,不是我自作主张。”

  余庆妍还是没有收下,催促他赶紧上路,省得天黑路不好走,临出门前又把赵军玲拿来的四个冻梨给他装上,“这是东北那边的土特产,千里迢迢运来的,有票都买不到,也就廖主任有门路弄到,咱们这里不大常见,拿回去给玉娴尝尝。”

  余庆国拿到家里,白玉娴摆手道:“太凉了,我不吃,你和奶、爸妈一人一个。”

  一是不算余庆安家里有五口人,四个冻梨哪里够分?而且老人家讲究不分梨,分梨和分离同音,不吉利。二是算一算日子,再过两三天她的例假就该来了,这一周可不能吃凉东西,而且冻梨不仅是冰冻之物,梨性也属于寒凉。

  “那就放在冰块里冻着,等你能吃的时候再吃,反正冬天冷,冻梨坏不了,别尽想着爸妈他们。”余庆国脸色微微一红,因为拟婚期的时候就要避开新娘的月信,所以他很清楚具体日期,匆匆地把冻梨放进装了冰块的陶瓮里。

  白玉娴推他道:“行了,东西放堂屋不会长腿跑了,快去爸妈那儿吧,熬好了糨糊,等你贴对联呢,你不来可没法贴,我们包好的饺子也在等你回来后再下锅。”

  “庆安回来了?”进城前还没见他回家呢,余庆国心想。

  “回来了,回来了,就等你一人了。”余庆安不回来过年肯定会受谴责,他没这么笨。

  白玉娴急急忙忙地催促他去隔壁,家人不齐全,就不是团圆年,不能贴对联和门楣上的五色印签子、横批,在余庆国回来前贴上的话就是把他圈在外面了。

  春节算是四旧,属于被破除之列,不过只要对联以歌颂祖国歌颂毛爷爷为主就没问题。

  和白集大队差不多,整个顺河大队识字的人很少,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共不超过十个,这十个人中有八个都在生产大队、生产队身居要职,一多半的生产队长是文盲,余庆国这一辈识字的年轻人也不多,高中毕业的寥寥无几,上过学的满打满算不超过五十个。

  余奶奶出身富贵眼光深远,顺河一队所有上学读书的人都在余父四兄弟家里,学问最好的是余父,真正的满腹经纶,书法特别好,一大早就有人来请他写春联。

  白玉娴看了余父写的对联,佩服得五体投地。

  真是好呀!称不上书法家,但绝对能评得上书法大师,真是大师级的水平,笔走龙蛇,生平未曾一见,她自小练习常常引以为傲的书法瞬间被秒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