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没什么,毕竟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他父亲感叹了一番就答应了下来。城里面那几个大家族,也都是族人一起照应生意,他父亲正觉得家中人丁不繁盛,生意越来越好之后,人手明显不足,家族里有人原意一起做生意,他父亲当然是欣喜的。
可事情就坏在这些亲戚身上,这些人根本就不擅长做生意,也不知道万象居和他们签的契书要求很详尽,倒是对于怎么借着管事的位置谋求好处无师自通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和万象居的一笔大单子就出了纰漏,当初万象居可是和他们有契书条款在先,他们为万象居制造的银器都是独家,不能对外流传,若是他们违约,赔偿天价不说,也会失去继续和万象居合作的资格。
这笔单子交付没多久,万象居的管事就找上门来,他们这才知道,市面上竟然流通着他们彭家露出去的独家银器!事情严重,他父亲立刻查了下去,最后查到了族长的儿子身上。因彭家一向信誉都好,和万象居磋商之后,他们付出了两倍赔付这次的损失,免费为万象居重新订制银器取代这次泄密的银器的代价,换得了继续和万象居合作的机会。
处理好了万象居的这一边,他父亲自然要和内部梳理清楚干系,亲自去拜访了族长,说明了其中的利害,他父亲便提出要族长承担其中三分之一的损失,另外三分之二,一半是要涉及到此事中的其他人来赔付。
哪知道族长当场就翻脸,认为他父亲这么做简直是大逆不道,拿出了宗法说事,不但不肯赔付他家的损失,还反咬一口,要让他父亲给他们赔礼道歉不说,还要让他那犯错的儿子再多管理两处铺子。
他父亲当然不愿意,事情最后闹大了,族长联合其他族亲,通过和家族交好的地方官吏,设计构陷他父亲,谋夺了他家的家业,他父亲求告无门不说,还被官府打了二十板子投入了大牢。彭知礼为了救出父亲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他父亲最终虽然被他从牢里捞了出来,却因为伤势严重加上心中郁郁,最终含恨而死。
彭知礼经此大变,心性成熟了不少,心知没办法和家族与官府对抗,转而找到了万象居和他家一直交往的管事,陈述了银楼之变。那管事对他的遭遇也很同情,问了他有何打算后,便推荐他加入了万象居做事。
没过三个月,果然被那些族老们把持的银楼,在新订单的事情上出了大纰漏,这一次万象居知道内里面的根底,果断终止了合作。族老们不服,又用上了勾结官府的老办法,想着压服万象居。可官府固然和彭家关系亲近,却是知道万象居这个庞然大物惹不得,果断没有站在彭家这一边。
原本蒸蒸日上的彭家银楼,也从此走向了衰败,最终在三分之二的铺面因为经营不善关门后,整个产业都被卖掉,族老们拍拍屁股裹挟着大笔的银子回去乡下继续扩充田地,做起了乡绅地主,他彭知礼却是家破人亡,若不是有万象居的帮扶,只怕一家老小不知要沦落到怎样的田地。
从此彭知礼将这恨意压在心底,开始着眼手上的差事。因他能力卓越心性又好,没过几年就因为绩效出众而平步青云,面见了万象居背后姚家商行的王怡锦,又一步步的接触到了整个商行的核心——桃源本岛和桃源商会。
眼下这苏州锦缎堂的产业不过是个幌子,王怡锦在福建大兴纺织厂,消息眼下是没有流传到江南,但随着纺织厂的不断扩张,难保不会走露消息。锦缎堂就是王怡锦安排在苏州的眼线,扎根在丝帛产业的内部,消息最灵通不过,一旦江南对他们的纺织厂有了关注,也好叫他们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其中李煦就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毕竟李煦是苏州织造,领着内务府承揽全部宫廷丝织品的差事,依附于他门下的商贾无数,若是有跑福建�
可事情就坏在这些亲戚身上,这些人根本就不擅长做生意,也不知道万象居和他们签的契书要求很详尽,倒是对于怎么借着管事的位置谋求好处无师自通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和万象居的一笔大单子就出了纰漏,当初万象居可是和他们有契书条款在先,他们为万象居制造的银器都是独家,不能对外流传,若是他们违约,赔偿天价不说,也会失去继续和万象居合作的资格。
这笔单子交付没多久,万象居的管事就找上门来,他们这才知道,市面上竟然流通着他们彭家露出去的独家银器!事情严重,他父亲立刻查了下去,最后查到了族长的儿子身上。因彭家一向信誉都好,和万象居磋商之后,他们付出了两倍赔付这次的损失,免费为万象居重新订制银器取代这次泄密的银器的代价,换得了继续和万象居合作的机会。
处理好了万象居的这一边,他父亲自然要和内部梳理清楚干系,亲自去拜访了族长,说明了其中的利害,他父亲便提出要族长承担其中三分之一的损失,另外三分之二,一半是要涉及到此事中的其他人来赔付。
哪知道族长当场就翻脸,认为他父亲这么做简直是大逆不道,拿出了宗法说事,不但不肯赔付他家的损失,还反咬一口,要让他父亲给他们赔礼道歉不说,还要让他那犯错的儿子再多管理两处铺子。
他父亲当然不愿意,事情最后闹大了,族长联合其他族亲,通过和家族交好的地方官吏,设计构陷他父亲,谋夺了他家的家业,他父亲求告无门不说,还被官府打了二十板子投入了大牢。彭知礼为了救出父亲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他父亲最终虽然被他从牢里捞了出来,却因为伤势严重加上心中郁郁,最终含恨而死。
彭知礼经此大变,心性成熟了不少,心知没办法和家族与官府对抗,转而找到了万象居和他家一直交往的管事,陈述了银楼之变。那管事对他的遭遇也很同情,问了他有何打算后,便推荐他加入了万象居做事。
没过三个月,果然被那些族老们把持的银楼,在新订单的事情上出了大纰漏,这一次万象居知道内里面的根底,果断终止了合作。族老们不服,又用上了勾结官府的老办法,想着压服万象居。可官府固然和彭家关系亲近,却是知道万象居这个庞然大物惹不得,果断没有站在彭家这一边。
原本蒸蒸日上的彭家银楼,也从此走向了衰败,最终在三分之二的铺面因为经营不善关门后,整个产业都被卖掉,族老们拍拍屁股裹挟着大笔的银子回去乡下继续扩充田地,做起了乡绅地主,他彭知礼却是家破人亡,若不是有万象居的帮扶,只怕一家老小不知要沦落到怎样的田地。
从此彭知礼将这恨意压在心底,开始着眼手上的差事。因他能力卓越心性又好,没过几年就因为绩效出众而平步青云,面见了万象居背后姚家商行的王怡锦,又一步步的接触到了整个商行的核心——桃源本岛和桃源商会。
眼下这苏州锦缎堂的产业不过是个幌子,王怡锦在福建大兴纺织厂,消息眼下是没有流传到江南,但随着纺织厂的不断扩张,难保不会走露消息。锦缎堂就是王怡锦安排在苏州的眼线,扎根在丝帛产业的内部,消息最灵通不过,一旦江南对他们的纺织厂有了关注,也好叫他们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其中李煦就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毕竟李煦是苏州织造,领着内务府承揽全部宫廷丝织品的差事,依附于他门下的商贾无数,若是有跑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