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二章 铁矿石大战(一)
�。

  对于第一种方式,中国钢铁企业将不得不打破每年都与特定的国际海运企业签订的海运长期协议。

  而且,由于现在的运费价格上涨很快,破坏已有的海运长期协议,利用澳大利亚铁矿石卖方的海运船队,显然对中国钢铁企业不利。

  至于后一种,那就是让中国钢铁企业直接从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银交给铁矿石的卖方,这更是不可能。

  随后,转机出现在二零零六年二月份,巴西淡水河谷与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达成协议,淡水河谷南部粉矿价格上涨65%,卡拉加斯粉矿价格则上涨66%。

  在历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都只有一个价格,这是第一次针对不同品位的矿石上涨不同的价格。

  这意味着打破了旧有的规则。

  在淡水河谷率先打破规则之后,力拓和必和必拓自然更有理由坚持对规则的改变。

  力拓中国首席执行官路久成扬言,由于澳大利亚的矿是富矿,应该比巴西矿更贵,力拓将不接受淡水河谷已经谈成的价格,并继续与中国钢铁商会谈判。

  然而,随后,中国钢铁商会迅速与淡水河谷达成了价格协议,按照淡水河谷的涨价要求,涨幅65%。

  这样一来,力拓和必和必拓就在原先的立场后退了一步,放弃了“到岸价”,并修改了自己的涨价幅度,即不同的产品涨价为85%到95%不等。

  但是,中国钢铁商会不同意这个提价幅度。

  于是,力拓和必和必拓开始逼宫,他们悄悄放出话来,声言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这占据全球百分之七十份额的铁矿石生产商将以可抗力为理由,减少对中国长期协议买方的供应,并将把铁矿石集中到现货市场高价卖出。

  这对中国极其不利,因为按照协议,卖家的这一威胁并不会损害双方的法律合同。

  按照铁矿石长期协议的规则,由于不可抗力的影响,供应量减少10%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如果它们真这么干,那将至少有五千万吨铁矿石进入现货市场,而这必将极大地损害中国钢铁企业的利益。

  此时,力拓和必和必拓更是不断放话,扬言:“许多合同赋予了他们选择减少供应量的权力。”

  由此,中国钢铁企业与三大铁矿石生产商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但即便如此,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依旧是不依不饶,他们要创建新的定价规则。

  为了创建新的定价规则,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已经组织了一支几十人的团队,希望为铁矿石价格制定一个新的定价公式。

  毫无疑问,这个新的定价公式一旦出来,中国钢铁企业的处境必定更为艰难。

  何况,中国钢铁企业是孤军作战。

  曰本和欧洲的钢铁企业和这些铁矿石生产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从这些“联系”中的收益不仅能抵消铁矿石涨价的损失,而且还能剩下不少。

  马上就要到二零零七年,又该谈二零零八年铁矿石的价格了。

  ――――

  李启智越来越焦虑,他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中国钢铁商会的会长,在网上,他快被打成汉歼卖国贼了,但实际上,铁矿石定价的谈判连年失利,跟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力拓、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