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二章 铁矿石大战(一)
反应。

  实际上,利比亚和伊朗都怕了,但怕了之后,它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利比亚选择了屈服,选择了向美国投降,放弃了核武器计划,而伊朗正好相反,因为恐惧,反而加速发展核武器。

  干翻伊拉克之后,伊朗核问题就成了中东这场大戏的主角,而以伊朗为主角的这场大戏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国、俄罗斯和欧盟一起配合伊朗玩美国。

  这场大戏跌宕起伏,伊朗时而强硬,时而退缩,时而东一榔头,时而又西一棒槌,而中国、俄罗斯和欧盟三家分工合作,轮流扮黑脸白脸。

  至于美国,则是眼睛喷火,却又有口难言,有苦吐不出来。

  ――――

  要是在全世界选一下,哪个国家的气象最兴盛,那毫无疑问是中国。

  加入世贸之后,中国国内的很多政策不得不与国际接轨,而这就必然导致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大松绑。

  就以房地产为例,至少拉动了gdp的三四个百分点。

  中国的家庭平均有三点五个孩子,两个家庭的孩子组成三点五个家庭,而原本两个家庭只有两套房子,缺口是一点五套。

  无疑,这中间有巨大的刚姓需求。

  何况,北方的消费欲望原本是被人为地压制了,现在放开了,又赶上加入世贸,经济迅猛发展,以致人人都想住的更好,住更大更宽敞的房子。

  如此强烈的需求自然让开发商以及相关的所有人都眼珠子冒绿光,干劲冲天。

  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从钢铁产量就完全可以看的出来。

  二零零一年,中国的钢铁产量是二点三亿吨。

  二零零二年,就变成了三点一亿吨;到了二零零六年,更攀升到了七点四亿吨。

  中国如此巨大的增长需求,自然刺激了某些人的神经。

  何况,美国处心积虑对付中国,为了对付中国,美国不惜让俄罗斯得利,而一再推高石油价格。

  推高石油价格能打击中国,推高铁矿石自然更能。可以说,全世界都在哄抬物价,哄抬凡是只要中国有强劲需求的资源价格。

  原本,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机制是这样的:

  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与力拓是目前参与铁矿石谈判的三大卖家,他们与来自中国、曰本、韩国、欧洲的买方分别展开谈判,一旦有最先达成协议的买卖双方出现,那么其他谈判将立即停止,并接受所达成的价格。

  这是长协价,一旦谈妥之后,一年都是这个价格。

  这个铁矿石谈判的长协价,自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每年都是疯涨,涨幅至少都是百分之四五十。

  但就这,很多人依旧不满意。

  最先发难的是力拓和必和必拓,他们向中国钢铁商会提出一个严苛的要求:二零零七年的铁矿石谈判需要改变规则,以到岸价格对二零零七年的铁矿石进行交易。

  这个提议,无疑是希望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上涨。

  如果真的以到岸价格成交,那么只有两种方式,并且对中国都极为不利。

  一种是铁矿石卖方把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运输也负责下来,到岸交货;另外一种是中国钢铁企业承担运费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