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潜通造化暗相传
  孙元起祝贺之余,不由得再次打量起莫理循:从面容的轮廓上。年青的时候他应该是个英俊而魁梧的帅小伙。可他现在已经四五十岁,怎么才结婚?——事实上。在90年之前莫理循一直单身,直到2岁的珍妮应聘成为莫理循的秘书。就像后世俗套的社会现象一样,小秘和老板情愫暗生、勾搭成奸,然后两人于92年结婚,五十岁的莫理循也就此结束了他的单身汉生活。

  王国维接着道:“莫理循先生的藏书内容丰富,品种多样,而且角度独特,都是西方各国关于远东的资料,其中包括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关于亚洲的定期刊物,各类地图和画册及原始照片,欧洲基督教各教会在华传教士的著作等等。其中不乏海内孤本和存世精品,比如45年出版的第一版《马可波罗东方游记》、600年绘制的中国地图。我们图书馆经过权衡,决定以5万元的价格购买全部藏书。”

  历史上,莫理循在华收藏的这些东方学文献将于97年被日本三菱财阀以5万英镑买下,运往东京,最初名为“莫理循文库”。后来以此为基础,扩建成有“东方学家的麦加”之称的东洋文库。后世藏书家把莫理循文库与《永乐大典》、敦煌文书相提并论,将莫理循文库的东流视为是中国学术的“伤心史”。

  孙元起道:“感谢莫理循先生对学术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你的藏书将极大丰富经世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也将填补我们图书中东方学文献的空白。只是不知您今天到访有何指教?”

  莫理循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纸笔:“在不久前我已经辞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的职位,不过我从97年开始已经为它服务了6年,虽然期间有很多不愉快,但感情还是难以割舍。我还想为它做最后一件事,好给我的记者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那就是采访你。”

  “采访我?”

  “对!”莫理循目光灼灼,“要知道,你不仅是当今世界最有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中国著名的政治人物,这种错综复杂的身份似矛盾冲突,却又合而为一,让英国民众也为之大惑不解。如果你能接受采访,亲自解答我们的困惑,必定可以吸引大量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