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潜通造化暗相传
��育总长,自然需要孙元起多多关照。
送走傅增湘之后,孙元起心绪大乱,再也无心撰写明日的讲演稿,只好先给蔡元培、范源廉、梁启超等人写信。信没写到一半,就听冯基善敲门:“孙大人,王静安先生求见!”
“快快有请!”孙元起急忙起身迎到门外,见面笑着说道:“静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转眼见王国维身后跟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西洋人,便问道:“静安,这位先生是?”
王国维介绍道:“这位就是原《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先生,现任袁项城的政治顾问。”
孙元起赶紧拱手作礼:“啊呀,原来你就是‘中国的莫理循’,久仰久仰!”
莫理循,苏格兰人,6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自幼喜欢冒险,青少年时期曾孤身一人徒步穿越澳洲大陆。94年他游历中国南方,随后撰写成游记《中国风情: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西方广泛关注。正是因为这本书,他被英国《泰晤士报》赏识,被聘为驻华记者,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记者生涯。
莫理循来自北京第一时间的独家新闻,使《泰晤士报》成了报道中国消息当之无愧的权威,而莫理循也成为二十世纪头二十年北京政坛与西方新闻界最为重要的“中国通”,被称为“中国的莫理循”、“北京的莫理循”。据说很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一下火车就会被黄包车夫不由分说径直拉到王府井大街的莫理循家。因为在车夫们来,所有来北京的外国人,必定是来找莫理循的。
莫理循曾利用《泰晤士报》的版面,发动了一场遏制俄国影响的运动,促成了“日俄战争”,以至于当时的国际舆论界把“日俄战争”称之为“莫理循的战争”。袁世凯称帝后,将莫理循居住的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理循大街”,这个英文名称一直使用到949年。由此也可见莫理循在华的影响力!
莫理循也学着孙元起的模样拱手作礼道:“孙大人乃是世界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在下不过一介卖弄笔墨的记者,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
孙元起笑道:“记者号称‘无冕之王’。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我等凡人的生杀荣辱,完全在你一念之间。如此说来,你岂不就是那轮皓月?”
莫理循道:“伽利略还是名垂万世的伽利略,罗马宗教裁判所却变成了臭名昭著的机构。所以,伟大的科学家才是那轮清光夺目的皓月。”
孙元起哈哈大笑:“我们就不用互相吹捧了,来来来。屋里请!”
坐定之后,孙元起有些奇怪:“静安,你怎么认识莫理循先生的?”
在孙元起来,莫理循是追寻政治新闻的西方记者,王国维则是埋头青灯黄卷的东方学人,他们两人应该没有任何交集才对。
莫理循主动接过话头:“我自97年定居北京开始,就有目的的系统收藏西方各国关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图书。几乎每个月的薪水都花费在这上面,至今已有两万四千余册各类书籍、报刊、地图等。但我今年准备结婚,婚后生活需要大笔资金,在精力与财力上都已难以维持这一昂贵嗜好。所以我决定出售我的藏书。
“经世大学图书馆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亚洲藏书量最丰富的图书馆,包括绝无仅有的殷商甲骨、敦煌遗书,以及数以百计的宋元珍本。我的所有藏书由它来收购无疑是最好的归宿。更重要的一点是,经世大学图书馆给出了令我心动的价格。而王先生是图书馆馆长,一来二去,我们就熟识了。”
今年结婚?
送走傅增湘之后,孙元起心绪大乱,再也无心撰写明日的讲演稿,只好先给蔡元培、范源廉、梁启超等人写信。信没写到一半,就听冯基善敲门:“孙大人,王静安先生求见!”
“快快有请!”孙元起急忙起身迎到门外,见面笑着说道:“静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转眼见王国维身后跟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西洋人,便问道:“静安,这位先生是?”
王国维介绍道:“这位就是原《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先生,现任袁项城的政治顾问。”
孙元起赶紧拱手作礼:“啊呀,原来你就是‘中国的莫理循’,久仰久仰!”
莫理循,苏格兰人,6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自幼喜欢冒险,青少年时期曾孤身一人徒步穿越澳洲大陆。94年他游历中国南方,随后撰写成游记《中国风情: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西方广泛关注。正是因为这本书,他被英国《泰晤士报》赏识,被聘为驻华记者,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记者生涯。
莫理循来自北京第一时间的独家新闻,使《泰晤士报》成了报道中国消息当之无愧的权威,而莫理循也成为二十世纪头二十年北京政坛与西方新闻界最为重要的“中国通”,被称为“中国的莫理循”、“北京的莫理循”。据说很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一下火车就会被黄包车夫不由分说径直拉到王府井大街的莫理循家。因为在车夫们来,所有来北京的外国人,必定是来找莫理循的。
莫理循曾利用《泰晤士报》的版面,发动了一场遏制俄国影响的运动,促成了“日俄战争”,以至于当时的国际舆论界把“日俄战争”称之为“莫理循的战争”。袁世凯称帝后,将莫理循居住的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理循大街”,这个英文名称一直使用到949年。由此也可见莫理循在华的影响力!
莫理循也学着孙元起的模样拱手作礼道:“孙大人乃是世界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在下不过一介卖弄笔墨的记者,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
孙元起笑道:“记者号称‘无冕之王’。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我等凡人的生杀荣辱,完全在你一念之间。如此说来,你岂不就是那轮皓月?”
莫理循道:“伽利略还是名垂万世的伽利略,罗马宗教裁判所却变成了臭名昭著的机构。所以,伟大的科学家才是那轮清光夺目的皓月。”
孙元起哈哈大笑:“我们就不用互相吹捧了,来来来。屋里请!”
坐定之后,孙元起有些奇怪:“静安,你怎么认识莫理循先生的?”
在孙元起来,莫理循是追寻政治新闻的西方记者,王国维则是埋头青灯黄卷的东方学人,他们两人应该没有任何交集才对。
莫理循主动接过话头:“我自97年定居北京开始,就有目的的系统收藏西方各国关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图书。几乎每个月的薪水都花费在这上面,至今已有两万四千余册各类书籍、报刊、地图等。但我今年准备结婚,婚后生活需要大笔资金,在精力与财力上都已难以维持这一昂贵嗜好。所以我决定出售我的藏书。
“经世大学图书馆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亚洲藏书量最丰富的图书馆,包括绝无仅有的殷商甲骨、敦煌遗书,以及数以百计的宋元珍本。我的所有藏书由它来收购无疑是最好的归宿。更重要的一点是,经世大学图书馆给出了令我心动的价格。而王先生是图书馆馆长,一来二去,我们就熟识了。”
今年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