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第334章 二姨娘番外上
她知道丈夫的心间一直装着阿逸阿芳的母亲芸娘,但是她仍旧愿意嫁给他做一名没有地位的姨娘,十年如一日。自芸娘死之后,府上的妾室越来越多,看着他不断地纳妾,她的心如刀绞,但却是无能为力。渐渐地,她变得不问世事,只每日安分地呆在院子里,很少跨出大门。说来可笑,她嫁过来十多年,如今阿逸阿芳都那么大了,可是她的肚子却始终没有消息传来。她也懒了心,只怕是命中注定的吧。二姨娘也没往其他地方想,只怪自己与孩子无缘。
她昔日做姑子时,大嫂早丧,大哥对大嫂情意深重,并不打算续弦,可苦了那嗷嗷待哺的三侄子。那时候大侄子已经十岁了,二侄女九岁,可三侄子只有两岁。孩子还那么小,却已丧母。虽说她与大哥并非一母同胞,可是那割不断的血缘让她深深为这几个侄子侄女感到怜惜。所以打小她就很照顾这几个小萝卜头,很是呵护他们。所以这几个孩子打小就跟她亲。只可惜,后来大侄子去外地谋了职,后来弃文从武当军营里谋了职。二侄女嫁去了南方,自嫁过去之后便没回来过。在身边的便只有这三侄子。所以他二人感情尤深。后来到了适婚的年纪,家中双亲早逝,大嫂已亡,家中没个长辈提携着她,是以她到了十八岁的高龄,婚事依旧没有定下来。无奈之下,做了别人的妾室。
这夫君不是别人,正是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杜学士。那是阳春三月的季节,陌上桃花开了一簇一簇,堆压在枝头,好不热闹。那时候她不过如花般的年纪,瞧着这些粉红色的花蕊,满心欢喜。在这样繁华盛景的地方,她邂逅了那位风流儒雅、一表人才的杜伟。不知是景色醉人,还是那人儿醉人,她在那一年的春季已经沉浸在那漫天的桃花之中,无法自拔。所以有人上门说媒之时,她并没有反对。这门婚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那位风度翩翩、举止儒雅的夫君对自己向来相敬如宾,越是这般她就越是无法自拔,在不知不觉中,她的心早已遗落。她自以为在夫君的心里是有她的位置的。可是大夫人的一番话如醐醍灌顶,彻底击碎了她这不着边际的想法。原来夫君真正爱的,只是一个死人,是她之前的那位夫人而已。
她死之后,夫君的心也跟着死了,大夫人明确地告诉她,想要挽回夫君的心,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她实在想象不出,那平日了温和慈睦的大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如何的狰狞,那目眦欲裂、双目泛白的神情,她至今犹记得。她的心头思绪万千,怪不得她总觉得夫君对她的感情虚无缥缈,让她难以抓住。此刻,她大解,原来夫君再也不会喜欢任何人,对大夫人亦是,所以大夫人才会这般歇斯底里。
明白真相之后,她也暗自怄过十来天的气,不过后来就想通了。既然他不会再爱上别人,她又何必跟一个死人较真呢,从此就安分地守在他身边,守在杜府,莫要胡思乱想了。后来她对他恭顺了许多,也从不前去打扰他,她的院子是敞开着的,他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她也不会去勉强了。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夫君隔三差五会到她的院子里来,后来院子里的姨娘越来越多,各种争风吃醋的事件轮番上演,他颇有些厌倦,说在她这里才会得到一丝安宁。也正是由于此,大夫人将她视为眼中钉,在暗处时不时给她下绊子。大夫人伪装的太好,全府上下估计没有人会看出来她竟是如此虚伪、表里不一的一个人。她也不想挑起事端,被夫君以为自己也不过是喜欢争风吃醋目光短浅的妇人,是以一直沉默着。
在这寂寞深院之中,她没个孩子依傍在一起说说话,心头自感凄凉。直到很久之后,她才明晓自己的吃食里被大夫人下了药,这辈子都不可能怀上孩子了。当然,这是后话。好在三侄子倒是个孝顺的,时不时到府上来陪她聊天解闷。那时候大哥的官职已经是高高在上的丞相了,许府之人自然巴结不已。后来连大夫人也松了口,将府上一处宅子给了他,让他可以在杜�
她昔日做姑子时,大嫂早丧,大哥对大嫂情意深重,并不打算续弦,可苦了那嗷嗷待哺的三侄子。那时候大侄子已经十岁了,二侄女九岁,可三侄子只有两岁。孩子还那么小,却已丧母。虽说她与大哥并非一母同胞,可是那割不断的血缘让她深深为这几个侄子侄女感到怜惜。所以打小她就很照顾这几个小萝卜头,很是呵护他们。所以这几个孩子打小就跟她亲。只可惜,后来大侄子去外地谋了职,后来弃文从武当军营里谋了职。二侄女嫁去了南方,自嫁过去之后便没回来过。在身边的便只有这三侄子。所以他二人感情尤深。后来到了适婚的年纪,家中双亲早逝,大嫂已亡,家中没个长辈提携着她,是以她到了十八岁的高龄,婚事依旧没有定下来。无奈之下,做了别人的妾室。
这夫君不是别人,正是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杜学士。那是阳春三月的季节,陌上桃花开了一簇一簇,堆压在枝头,好不热闹。那时候她不过如花般的年纪,瞧着这些粉红色的花蕊,满心欢喜。在这样繁华盛景的地方,她邂逅了那位风流儒雅、一表人才的杜伟。不知是景色醉人,还是那人儿醉人,她在那一年的春季已经沉浸在那漫天的桃花之中,无法自拔。所以有人上门说媒之时,她并没有反对。这门婚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那位风度翩翩、举止儒雅的夫君对自己向来相敬如宾,越是这般她就越是无法自拔,在不知不觉中,她的心早已遗落。她自以为在夫君的心里是有她的位置的。可是大夫人的一番话如醐醍灌顶,彻底击碎了她这不着边际的想法。原来夫君真正爱的,只是一个死人,是她之前的那位夫人而已。
她死之后,夫君的心也跟着死了,大夫人明确地告诉她,想要挽回夫君的心,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她实在想象不出,那平日了温和慈睦的大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如何的狰狞,那目眦欲裂、双目泛白的神情,她至今犹记得。她的心头思绪万千,怪不得她总觉得夫君对她的感情虚无缥缈,让她难以抓住。此刻,她大解,原来夫君再也不会喜欢任何人,对大夫人亦是,所以大夫人才会这般歇斯底里。
明白真相之后,她也暗自怄过十来天的气,不过后来就想通了。既然他不会再爱上别人,她又何必跟一个死人较真呢,从此就安分地守在他身边,守在杜府,莫要胡思乱想了。后来她对他恭顺了许多,也从不前去打扰他,她的院子是敞开着的,他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她也不会去勉强了。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夫君隔三差五会到她的院子里来,后来院子里的姨娘越来越多,各种争风吃醋的事件轮番上演,他颇有些厌倦,说在她这里才会得到一丝安宁。也正是由于此,大夫人将她视为眼中钉,在暗处时不时给她下绊子。大夫人伪装的太好,全府上下估计没有人会看出来她竟是如此虚伪、表里不一的一个人。她也不想挑起事端,被夫君以为自己也不过是喜欢争风吃醋目光短浅的妇人,是以一直沉默着。
在这寂寞深院之中,她没个孩子依傍在一起说说话,心头自感凄凉。直到很久之后,她才明晓自己的吃食里被大夫人下了药,这辈子都不可能怀上孩子了。当然,这是后话。好在三侄子倒是个孝顺的,时不时到府上来陪她聊天解闷。那时候大哥的官职已经是高高在上的丞相了,许府之人自然巴结不已。后来连大夫人也松了口,将府上一处宅子给了他,让他可以在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