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辉煌背后是付出
��里,丰隆昌照样按照原价出售。用不了三个月的时间,各地的纺织作坊就只能到丰隆昌来取货。
虽然已经垄断了上游的原材料供给和下游的出货渠道,但是同行们并不看来丰隆昌——因为这样做明显是不赚钱的。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细节方面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
因为丰隆昌采用的是林三洪创立的流水线操作模式,并不需要很多全通全懂的高级工匠。在作坊里干活的活计只要会做任何一道工序可以维持生产,再加上春桃大肆使用童工和女工,可以在工人工资方面极大的降低成本,利润也就出来了。
当丰隆昌第一次年盈利破万的时候,虽然这点利润还不足整个投入的几十分之一,可毕竟是盈利了。当然这个利润并非是丰隆昌采用了什么新鲜的经营方式,几乎全部来自加工方面的细节——女工和童工的低工资!
就因为春桃是小门小户出身。特别注重细节。为了作坊的利益,逐渐开始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以榨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只要丰隆昌没有在短时间内倒下,这种掠夺性质的生产方式足以彻底击垮附近的同行。
首先是沿江的几家缫丝作坊因为经营不下去,而熄火关张。若是林三洪经营的话,肯定会在这个时候以收购的方式来吞并对方。但是春桃没有这么做,而是坐视同行的破产,根本就不想收购……
等到对方彻底破产之后,春桃再把价格压的极低,收购对方的一些有用资产。至于其他几家缫丝作坊流出来的工人,春桃给出的工资待遇也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自然工人可以选择不接受春桃的这种残酷压榨,但是附近已经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作坊了。这些破产遣散的工人要么除非是到江浙一带去做工,否则只能回家种田……
一部分工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忍受春桃的盘剥,以低的可怜的工作继续到丰隆昌去做老本行。还有一部分工人则选择回家,并不是去种田,而是去种桑养蚕——成为蚕农。
因为丰隆昌已经崛起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短时期内是不可能被其他同行打败,有了这个稳固的大收购商,还不如回家种桑养蚕呢!
利用规模的庞大和海量的资金,利用女工和童工的低工资来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直到对方破产关门,然后上去捡便宜,这是春桃的战略。
这种战略看起来有点无耻,可效果却是实实在在。
缫丝作坊能够经营到这种程度,林三洪应该很高兴才是。可林三洪并不是很欢喜,反而是有点担心的说道:“春桃妹子,若是我所料不错,今年,最迟到明年,你就要压低蚕茧的收购价格了,是不是这样?”
“这是肯定的嘛,沿江一带的蚕茧都被咱家的作坊收购了,过了今年,蚕农就是想把蚕茧卖给别人也没有人收购了。蚕茧的价格自然要压下来……”春桃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两年咱家的作坊把价格抬起来了,蚕农们都笑的何不拢嘴巴。好不容易才把别家的作坊挤垮了,再也没有人能吃下那么多蚕茧。蚕农只能把蚕茧卖给咱家的作坊,明年的收购价格肯定会降很多,要不然咱家的赚头就不多……”
在春桃看来,自己辛辛苦苦的干了这么一场,不可能永远把利润的很大一部分都分给蚕农。以前抬高蚕茧的收购价格只是挤压对手的一个手段。如今对手已经倒下了,一定要把蚕茧的价格压下来,反正蚕农也卖不到别处去嘛。
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也不能说就是错了,因为这本身就是商业竞争的直接后果。但是倒霉的肯定是那些中�
虽然已经垄断了上游的原材料供给和下游的出货渠道,但是同行们并不看来丰隆昌——因为这样做明显是不赚钱的。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细节方面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
因为丰隆昌采用的是林三洪创立的流水线操作模式,并不需要很多全通全懂的高级工匠。在作坊里干活的活计只要会做任何一道工序可以维持生产,再加上春桃大肆使用童工和女工,可以在工人工资方面极大的降低成本,利润也就出来了。
当丰隆昌第一次年盈利破万的时候,虽然这点利润还不足整个投入的几十分之一,可毕竟是盈利了。当然这个利润并非是丰隆昌采用了什么新鲜的经营方式,几乎全部来自加工方面的细节——女工和童工的低工资!
就因为春桃是小门小户出身。特别注重细节。为了作坊的利益,逐渐开始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以榨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只要丰隆昌没有在短时间内倒下,这种掠夺性质的生产方式足以彻底击垮附近的同行。
首先是沿江的几家缫丝作坊因为经营不下去,而熄火关张。若是林三洪经营的话,肯定会在这个时候以收购的方式来吞并对方。但是春桃没有这么做,而是坐视同行的破产,根本就不想收购……
等到对方彻底破产之后,春桃再把价格压的极低,收购对方的一些有用资产。至于其他几家缫丝作坊流出来的工人,春桃给出的工资待遇也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自然工人可以选择不接受春桃的这种残酷压榨,但是附近已经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作坊了。这些破产遣散的工人要么除非是到江浙一带去做工,否则只能回家种田……
一部分工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忍受春桃的盘剥,以低的可怜的工作继续到丰隆昌去做老本行。还有一部分工人则选择回家,并不是去种田,而是去种桑养蚕——成为蚕农。
因为丰隆昌已经崛起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短时期内是不可能被其他同行打败,有了这个稳固的大收购商,还不如回家种桑养蚕呢!
利用规模的庞大和海量的资金,利用女工和童工的低工资来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直到对方破产关门,然后上去捡便宜,这是春桃的战略。
这种战略看起来有点无耻,可效果却是实实在在。
缫丝作坊能够经营到这种程度,林三洪应该很高兴才是。可林三洪并不是很欢喜,反而是有点担心的说道:“春桃妹子,若是我所料不错,今年,最迟到明年,你就要压低蚕茧的收购价格了,是不是这样?”
“这是肯定的嘛,沿江一带的蚕茧都被咱家的作坊收购了,过了今年,蚕农就是想把蚕茧卖给别人也没有人收购了。蚕茧的价格自然要压下来……”春桃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两年咱家的作坊把价格抬起来了,蚕农们都笑的何不拢嘴巴。好不容易才把别家的作坊挤垮了,再也没有人能吃下那么多蚕茧。蚕农只能把蚕茧卖给咱家的作坊,明年的收购价格肯定会降很多,要不然咱家的赚头就不多……”
在春桃看来,自己辛辛苦苦的干了这么一场,不可能永远把利润的很大一部分都分给蚕农。以前抬高蚕茧的收购价格只是挤压对手的一个手段。如今对手已经倒下了,一定要把蚕茧的价格压下来,反正蚕农也卖不到别处去嘛。
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也不能说就是错了,因为这本身就是商业竞争的直接后果。但是倒霉的肯定是那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