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辉煌背后是付出
每季也有账本送过来,虽然我没有细细看过,可也看得出你做的很好。一年多就能让作坊赚钱,这就是本事。即便我去经营缫丝作坊,也未必能做到这个分儿上……”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你办事我放心。缫丝作坊你说了算,即便是有点小小的失误和不足,也掩盖不了大方向的正确。
“那怎么成?哥哥嫂子都是大东家,我只是个跑腿打杂的小伙计,大主意还是要哥哥和嫂子来拿……”春桃笑嘻嘻的说起了丰隆昌缫丝作坊这两年的发展经历:
自从林三洪离开老家到扬州上任开始,丰隆昌缫丝作坊在春桃的打理下一直维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缫丝这个行业已经太过于透明,没有什么机巧可言。因为丰隆昌是个新的作坊,无论是进货还是出货,都比不上一些老字号的缫丝作坊,所以在前期一直都存在微损的情况。春桃这样的女子也缺乏足够的魄力和胆量,更没有什么超前的商业目光,做不出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大举措来。只能依靠兢兢业业的经营和一点一点的抠算从细微处入手,小心翼翼的打理着,终于实现在止损。
自从那些获得了自由之身的烟花女子入股缫丝作坊之后,海量的现金流开始涌入。
丰隆昌缫丝作坊的总投资额度只有一万多两银子,忽然之间有获得数倍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月都有几万两银子进账,等于是让这个作坊凭空拥有了于其规模严重不相称的金银储备。
若是林三洪是真正的经营者,获得如此雄厚而又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以后,肯定会大张旗鼓的扩张。春桃虽然也请示过林三洪的意思,林三洪也很明确的表示作坊可以扩张了。但是春桃毕竟是小门小户出身,所作所为都不那么大气,所作所为在林三洪看来还是过于保守了。
自从玉兰等几个烟花行业入股之后,这个作坊虽然还在由春桃操持打理,可真正的所有人已经换了。也就是说,作坊的真正主人已经不是林三洪和几个官老爷,而是占据扬州烟花行业半壁江山的那些女子。作坊要是想做出重大的扩张举动,绝对要讲过那些女子的同意。
烟花女子精通为人处事之道,但是具体到经营一个作坊的细节上。就显得有点无处下手了,只能转回来委托林三洪做主。
林三洪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连连给作坊发出指令:这个时候还不扩张,还等什么?
有了大股东的同意,有了林三洪的明确指示,春桃才敢于大刀阔斧的做出重大举动。
再次抬高原材料——蚕茧的收购价格!
这种无视作坊生产能力而大肆储备原材料的做法,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让作坊拥有了海量的材料积压数量。因为春天不担心资金链断裂,为了垄断这一带的原料供给,几乎可以不必考虑盈利状况,以一种疯狂的架势牺牲掉原料方面所能够获得的那一部分利润,为就的是让蚕农只认丰隆昌这一家。
缫丝这个行业的盈利很透明,也很微薄,春桃这种做法等于是把所有的利润都返回到了蚕农手中,而出售生丝的价格要受到纺织行业的限制,作为中间加工环节的缫丝作坊这么做等于是没有赚钱的可能。
所以同行并不会傻乎乎的跟着春桃起哄而继续抬高蚕茧价格,这么干得益的蚕农,而不是作坊。大家开作坊都是为了赚钱,明摆着已经没有利益了自然就没有人跟随。
虽然很多同行因为收不到原料而无法开工,可至少他们不会亏钱,所以同行都在等着看丰隆昌的笑话——什么时候你的钱花光了,这个作坊也就熄火塌架了。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斗气!
但是在出售生丝的季�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你办事我放心。缫丝作坊你说了算,即便是有点小小的失误和不足,也掩盖不了大方向的正确。
“那怎么成?哥哥嫂子都是大东家,我只是个跑腿打杂的小伙计,大主意还是要哥哥和嫂子来拿……”春桃笑嘻嘻的说起了丰隆昌缫丝作坊这两年的发展经历:
自从林三洪离开老家到扬州上任开始,丰隆昌缫丝作坊在春桃的打理下一直维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缫丝这个行业已经太过于透明,没有什么机巧可言。因为丰隆昌是个新的作坊,无论是进货还是出货,都比不上一些老字号的缫丝作坊,所以在前期一直都存在微损的情况。春桃这样的女子也缺乏足够的魄力和胆量,更没有什么超前的商业目光,做不出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大举措来。只能依靠兢兢业业的经营和一点一点的抠算从细微处入手,小心翼翼的打理着,终于实现在止损。
自从那些获得了自由之身的烟花女子入股缫丝作坊之后,海量的现金流开始涌入。
丰隆昌缫丝作坊的总投资额度只有一万多两银子,忽然之间有获得数倍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月都有几万两银子进账,等于是让这个作坊凭空拥有了于其规模严重不相称的金银储备。
若是林三洪是真正的经营者,获得如此雄厚而又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以后,肯定会大张旗鼓的扩张。春桃虽然也请示过林三洪的意思,林三洪也很明确的表示作坊可以扩张了。但是春桃毕竟是小门小户出身,所作所为都不那么大气,所作所为在林三洪看来还是过于保守了。
自从玉兰等几个烟花行业入股之后,这个作坊虽然还在由春桃操持打理,可真正的所有人已经换了。也就是说,作坊的真正主人已经不是林三洪和几个官老爷,而是占据扬州烟花行业半壁江山的那些女子。作坊要是想做出重大的扩张举动,绝对要讲过那些女子的同意。
烟花女子精通为人处事之道,但是具体到经营一个作坊的细节上。就显得有点无处下手了,只能转回来委托林三洪做主。
林三洪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连连给作坊发出指令:这个时候还不扩张,还等什么?
有了大股东的同意,有了林三洪的明确指示,春桃才敢于大刀阔斧的做出重大举动。
再次抬高原材料——蚕茧的收购价格!
这种无视作坊生产能力而大肆储备原材料的做法,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让作坊拥有了海量的材料积压数量。因为春天不担心资金链断裂,为了垄断这一带的原料供给,几乎可以不必考虑盈利状况,以一种疯狂的架势牺牲掉原料方面所能够获得的那一部分利润,为就的是让蚕农只认丰隆昌这一家。
缫丝这个行业的盈利很透明,也很微薄,春桃这种做法等于是把所有的利润都返回到了蚕农手中,而出售生丝的价格要受到纺织行业的限制,作为中间加工环节的缫丝作坊这么做等于是没有赚钱的可能。
所以同行并不会傻乎乎的跟着春桃起哄而继续抬高蚕茧价格,这么干得益的蚕农,而不是作坊。大家开作坊都是为了赚钱,明摆着已经没有利益了自然就没有人跟随。
虽然很多同行因为收不到原料而无法开工,可至少他们不会亏钱,所以同行都在等着看丰隆昌的笑话——什么时候你的钱花光了,这个作坊也就熄火塌架了。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斗气!
但是在出售生丝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