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八、刺杀
授给了朱言钧。

  这一教一学便是三年,却说朝廷在历万元年派出号称二十万、实则不满十万的庸将懒兵上阵,对上那呼炎十万精兵强将,未得抵挡半月便自丢盔弃甲,大败亏输。

  幸在这呼炎大军毫无军政,所过之处恍若蝗灾过境,杀人盈城、片草不留,治下之地亦是民不聊生,这般终是惹得天怒人怨,使得呼炎比这大冥朝廷还要不得人心。如此反倒激得人人皆喊杀“炎贼”,只需听得呼炎大军将尽,民众若非逃窜入大冥疆土深处,便是军士甚或热血民众纷纷自发揭竿而起,总算遏止住了呼炎大军的汹汹来势,让朝廷上下大松了口气,也自庆幸不已。

  有这三年缓冲,大冥朝政渐稳,高拱总算能抽出手来调遣精兵强将,前去再度讨伐逆贼叛军。而战事胶着了三年的大冥南面疆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经由这征战熬历,许多惊采绝艳之辈接连涌现,朝廷反倒重振旗鼓,有得朝政倾斜,更是能与那呼炎叛军打得有声有色,胜负各半。

  有这三年缓冲,大冥朝政渐稳,高拱总算能抽出手来调遣精兵强将,前去再度讨伐逆贼叛军。而战事胶着了三年的大冥南面疆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经由这征战熬历,许多惊采绝艳之辈接连涌现,朝廷反倒重振旗鼓,有得朝政倾斜,更是能与那呼炎叛军打得有声有色,胜负各半。

  时值已是历万三年,十五岁的历万帝朱言钧茁壮成长,有得武艺熬炼之功,身子骨抽拔得七尺伟岸,龙庭饱满,刀眉星目,加之年岁渐涨,面上稚气渐退,便也有沉稳心性,龙袍加身之后,自有天子威严日重。

  而见得朱言钧对刀法悟性超凡,三年已然尽得传授,周身三百六十五窍已然冲开百窍有余,刀法亦得了自家三分真传、悉数衣钵,朱厌十三自是心满意足,欣慰不已。

  其后,他拒绝了朱言钧挽留之意,毅然辞别这心爱的圣上徒儿,便自心中再无羁绊,洒然只身远赴北方,前去刺杀逆贼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