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报纸
  齐逸这日正在办公室忙着,有人来告诉他,小太监又来转悠了。

  听到这话,齐逸用脚指也想的出,他是为了诗刊而来。

  这期的诗刊齐逸已经拿出了小样,校对后,就要付印了。有了皇帝的诗在上面,选的诗都不能比他好。这就和武大郎开店都选矮子一样。

  只是,诗不好,但是印刷要精美。齐逸这次下了本,用彩笺来印那本薄薄的诗刊。

  彩笺的制作本身就是一本技艺。

  平庸的诗配上漂亮的笺纸,增光不少。

  终于在四月里,一本印刷漂亮的诗刊出来了。这次的诗刊因为印纸成本太高的缘故。印的次数不多。就那么百来本。

  没想到才放在那里,两天就被人拿光了。天天来转悠的小太监,一人就拿去了一多半。想来那几个居士也是对这期刊物期待已久了。

  诗刊很多人没拿到,但是彩笺卖的那叫一个好。这时琉璃厂的南纸店的彩笺还没有成大气候,残园这里的彩笺一枝独秀了。

  这年头,写诗的人多,平庸的诗写在彩笺上都会上了一层光辉。

  另外,很多人还买了当信纸。特别是当时的文艺女青年们特别喜欢用。

  春夏之季女伴之间互相邀请,一般都是写些邀请信什么的。用这种漂亮的彩笺,提高了身份,情趣。所以尽管彩笺比素笺要贵很多,但是还是供不应求。权贵之家还有专门来定做的。

  金大掌柜真是佩服,他家小爷一举一动都能带来钱。

  可是,他家小爷正忙着办报纸。

  这年头虽然有邸报,东华门那里还有宫门抄,但是,那都是朝廷有关的文件,主要是朝廷政事,动态,和皇上的御旨,还有部分的奏折。

  齐逸要办的报纸是社会新闻为主的报纸。

  在他们的客栈里有好些个落第的士子,有些人几次都落第,长年住在京城,成了清朝的北漂。

  残园及客栈有些职业需要有文化的人,比如图书馆,比如诗刊编辑。

  如今齐逸要办报纸,更是需要文化人了。

  报纸要些给平民看的,报纸上的文章要求是通俗易懂,半文半白就好。象话本那样就行。

  可是,大家都没有办过报,除了邸报他们也没见过其他的报。这时齐逸的长处就显出来的。他分配了这个写什么,那个写什么,如何写。自己又写又画,排了版。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在六月初出了第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是八开大小,对折后十六开。第一期报纸的版面只有四面。

  报纸的题名为,以他们这个地方为主,介绍了残园,介绍了文玩店的商品。又说了一些社会新闻,如某个胡同里遭了贼,什么地方有人喝醉了,打了起来。街上的马车撞了人了。还有连载小说。

  第一期报纸放在文玩店和残园门口让人免费拿。三百份很快就拿完了。

  残园如今士子,中,小官员们来的多,这些人把报纸带回家后,家里的女眷都爱读,那连载小说才入味就断了,吊人胃口。没几天,就有人来打听什么时候出第二期了。

  而文玩店上了报的那些商品卖的特别快。

  附近也有商业头脑灵活的商家,上门来要求介绍他家的货。

  这个嘛,就不能白做介绍了,写的人,印的人,发行的人都指着着报纸吃饭呢。这就要收广告费了.根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