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报纸
�大小,收费也不一样。开始时报纸还没有什么发行量,所以广告费也不多,低于一两银子。

  报纸开始时是十天出一期,后来成了五天。版面也增加到了八面。

  第三期报纸开始,就不是免费了,要两个铜子一份。看连载正看的心里痒痒的,摸出两个铜子就买了一份回家。

  几个月下来,办报纸的人开始入门了,报纸也越办越顺利了。发行量也大了,除了朝阳门外,琉璃厂,大栅栏那些商业区也有商家来做广告。这样他们那里也帮着销售报纸。

  办这样的报纸,齐逸是分寸的,不能涉及国家大事,以井市新闻为主。先要提高发行量。办报除了要当好自家的喉舌外,还有一条是为了赚钱。这样,报纸上的连载就成了重点。

  齐逸招聘了一些文人成立了写作班子。虽然这时代有许多人写流行小说,但是思路不开阔,写才子佳人,写来写去都是一个模式。而且还有歌颂一种道德观念。让人看了很是没劲。

  要说连载,齐逸有大批的后世小说可以借鉴。第一部被他选来的是。但是不是照抄,他没那么好的记性。而是他讲故事,写作班子写出来.经过几个月的磨合,那写作班子和他之间也默契了,他只要给出几十个字的纲要,那些人就能发挥出两三千个字。

  虽然已经几个月了,郭靖的师傅们还在和丘处机比武,可是不妨碍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连很多皇亲贵戚都开始问津这份报纸了。因为前面的没有看到,前面那些期数就成了期货可居了。齐逸抓紧时间出了前面连载合集,这小册子使的京城纸贵。

  金大掌柜只有五体投地的份,他家小爷就象是长在钱眼里一样,一个动静一堆钱来。

  报纸平日都是些井市新闻,骗子新术了,家庭争吵了。也有杀人害命的案子,虽然没什么大事,也是引人一期期的看来。

  齐逸的班子也知道了新闻的轰动效应。

  但是有时也会登些重要社会新闻。

  如,这一天,报纸上就以采访过路商人的形式,刊登了一篇为题报道了西宁绿营和芜湖绿营兵的种种恶行。这一南一北,两个绿营的兵干着同样的事,抢劫商人,打家劫舍。报道评论道,皇帝对绿营很宽厚,知道他们吃空饷,还把军饷按人头发下来(其实这其中也不知道被扣苛了多少,但是,说要这么说)。可是,他们不知道报答皇恩,还在周边打砸抢,搞的民不聊生。户口流亡.地区经济衰退。

  这篇报道是为秦炼在沿长江中下游设点时,在芜湖碰到绿营兵抢劫而写的。

  抢劫秦炼,当然没有个好结果,秦炼他们可是手段辣的。秦炼当时亲自带人追货,追上了,也没和那些兵痞多说,直接就是枪弹,手榴弹招呼。打的那上百号绿营兵非死既伤。

  芜湖的绿营比西宁的绿营要强。这支绿营早先是年羹尧带过的。又处江南,补给也丰富。

  但是,自从雍正四年年羹尧跨台之后,这支绿营跟着走向没落。没有前途的兵,就沦落成了匪。

  秦炼打击了他们,绿营兵也丧心病狂,居然还要组织报仇。从来只有人家吃他们的亏,居然有一天让他们吃了大亏。

  要报仇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绿营住扎在芜湖。秦炼的点设在当涂。当时的当涂和芜湖相比十分落后。秦炼就在当涂和江心两处设点。他们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生铁和铁矿,当地的炼铁工业自唐朝以来就十分发达。

  绿营兵的驻地与他们相隔了四十多里路。

  要真打起来,秦炼他们占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