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烽火南浔(54)
br />
…
劳动了半天,搞这些仪式比打仗还累,许鸣走回指挥部,一下瘫倒在躺椅上,嘴里嚷道:“真真要命,我看我们部队要单独搞一个职务,去应付这些仪式和记者。
脸熏着黑不溜秋的胡琏也在这里,见许鸣如此矫情,笑道:“总座,我看您是吃惯了葡萄还说葡萄酸,不知道多少军长总司令想要出息这些仪式,可惜打不赢也没**用”
“可以谎报战功嘛。”
“到哪找这些俘虏。”
胡琏刚说到这,见许鸣脸上有沉重之色,小声问:“总座,您对这场胜仗不满?”
许鸣立刻挤出笑脸,回答道:“陈副师长亲自指挥,取得大捷,日军遗尸超过1500具,委员长亲自来电嘉奖,我还有什么不满意!我担心的是傅家嘴的谢团,那里日军不停地进攻。”
不过许鸣知道他的想法瞒不过别人,尤其是有七巧玲珑心的胡琏,但有些话两人可以知道,但不能明说出来。
他确实对这场胜仗不满,101联队孤军冒进,不待其他部队配合,一个联队就敢杀进九江城,这几乎是找死!但陈会之的指挥有问题,没有派出有力部队切断日军退路,围歼101联队的时候也没有重点,兵力调配不当,108师增援的时候两者没有形成配合,整个战斗打乱了,结果日军侧击后,使得奄奄一息的饭冢联队逃了出去。
陈会之的能力还是差了点;赵忍脾气太倔,不大知道变通;彭聪有点小聪明,但无法领导整个王牌师,上官敏更无法服众。
能力最强的是秦烈平,但他在明光之战中曾犯错,以后想成26军的师长,老蒋未必同意。他让秦烈平担任傅家嘴的守卫,要是能守卫成功,秦烈平的资历上就会写上重重一笔!烈平,你知道我的苦心吗?
许鸣闭着眼睛,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
在九江激战正酣的时候,冷光前的部队还待在那片树林里,已经整整一天了,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嘴巴上讲顺着公路打,但不代表不管不顾,一路杀过去。胜了未必能全歼敌人,败了可是全灭。
“报告,再11点钟方向,离这里约25里,发现一窝敌人!”侦查的部队总算回来了,带回一个极重要的消息。
“多少人?”
“不清楚,不过从周围的面积看,不会超过1000人!”
冷光前激动地站起来,大声命令道:“弟兄们!抄家伙,好好干一票!”
ps:为什么南浔之战写的这么多,我想解释下,南浔之战在本书中成为武汉会战的转折点。
在南浔之战中,九江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本人甚至认为九江是最适合和日军决战的场所。这也是我写这么多字的原因。
首先看九江会战中国方面的不利之处,九江处于长江沿岸,日军海军可以发挥优势,但这种优势有多大呢,我认为优势有限。这个时候的日军第三舰队比较淞沪会战时的日本海军,有天差地别,吴淞口的长江宽大数百里,上万吨的战舰可以通行,而九江附近,日军能通过的不过千余吨的轻型驱逐舰,可以这样说,我们唯一的不利之处劣势并不大。
但我们的优势却很大,首先从补给来说,九江可以三个方面实施补给,第一是南浔线,第二是瑞武线(当然从瑞昌还有经过百余里的陆地交通线),第三从江北可以得到小范围的补给。而�
劳动了半天,搞这些仪式比打仗还累,许鸣走回指挥部,一下瘫倒在躺椅上,嘴里嚷道:“真真要命,我看我们部队要单独搞一个职务,去应付这些仪式和记者。
脸熏着黑不溜秋的胡琏也在这里,见许鸣如此矫情,笑道:“总座,我看您是吃惯了葡萄还说葡萄酸,不知道多少军长总司令想要出息这些仪式,可惜打不赢也没**用”
“可以谎报战功嘛。”
“到哪找这些俘虏。”
胡琏刚说到这,见许鸣脸上有沉重之色,小声问:“总座,您对这场胜仗不满?”
许鸣立刻挤出笑脸,回答道:“陈副师长亲自指挥,取得大捷,日军遗尸超过1500具,委员长亲自来电嘉奖,我还有什么不满意!我担心的是傅家嘴的谢团,那里日军不停地进攻。”
不过许鸣知道他的想法瞒不过别人,尤其是有七巧玲珑心的胡琏,但有些话两人可以知道,但不能明说出来。
他确实对这场胜仗不满,101联队孤军冒进,不待其他部队配合,一个联队就敢杀进九江城,这几乎是找死!但陈会之的指挥有问题,没有派出有力部队切断日军退路,围歼101联队的时候也没有重点,兵力调配不当,108师增援的时候两者没有形成配合,整个战斗打乱了,结果日军侧击后,使得奄奄一息的饭冢联队逃了出去。
陈会之的能力还是差了点;赵忍脾气太倔,不大知道变通;彭聪有点小聪明,但无法领导整个王牌师,上官敏更无法服众。
能力最强的是秦烈平,但他在明光之战中曾犯错,以后想成26军的师长,老蒋未必同意。他让秦烈平担任傅家嘴的守卫,要是能守卫成功,秦烈平的资历上就会写上重重一笔!烈平,你知道我的苦心吗?
许鸣闭着眼睛,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
在九江激战正酣的时候,冷光前的部队还待在那片树林里,已经整整一天了,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嘴巴上讲顺着公路打,但不代表不管不顾,一路杀过去。胜了未必能全歼敌人,败了可是全灭。
“报告,再11点钟方向,离这里约25里,发现一窝敌人!”侦查的部队总算回来了,带回一个极重要的消息。
“多少人?”
“不清楚,不过从周围的面积看,不会超过1000人!”
冷光前激动地站起来,大声命令道:“弟兄们!抄家伙,好好干一票!”
ps:为什么南浔之战写的这么多,我想解释下,南浔之战在本书中成为武汉会战的转折点。
在南浔之战中,九江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本人甚至认为九江是最适合和日军决战的场所。这也是我写这么多字的原因。
首先看九江会战中国方面的不利之处,九江处于长江沿岸,日军海军可以发挥优势,但这种优势有多大呢,我认为优势有限。这个时候的日军第三舰队比较淞沪会战时的日本海军,有天差地别,吴淞口的长江宽大数百里,上万吨的战舰可以通行,而九江附近,日军能通过的不过千余吨的轻型驱逐舰,可以这样说,我们唯一的不利之处劣势并不大。
但我们的优势却很大,首先从补给来说,九江可以三个方面实施补给,第一是南浔线,第二是瑞武线(当然从瑞昌还有经过百余里的陆地交通线),第三从江北可以得到小范围的补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