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约而谈
r />   医院是一个每天都在经历生死的地方,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氛围浸没在患者、患者家属的极端感情中,可想而知,每个医务人员的背后都有着故事。

  我们解剖老师原来是医院的手术医生,后来不在临床干了,回学校教书。

  因为他连着三次没能让病人从手术台下来,他说,每当呼吸机、心电机的报警蜂鸣音中,夹杂着他们抢救病人,心肺复苏用力的粗喘的时候,他的脑子就当机了,一片空白,仿佛被吸入一个幻境,恍如隔世。

  他无法面对内心的质问和愧疚,受不了死亡带走他手下的人,受不了内心被自责苦苦折磨,上不了手术台,一上手术台脑子就当机。

  自那时起,便开始漫无边际地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病人越是信任他,他越是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手术,做一台死一台,越做越怕。

  他终日心里惶惶不安,怕上手术台。

  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他说,他再也上不了手术台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很小。

  后来他就回学校教书了,那时我还在心想医生工资那么高还能拿红包,当老师工资能拿几个钱呢?

  人活着,还是不要为钱而活,活要活得心安。

  回到我们上面所说的,医院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实在医院的医务人员身上,倘若他们不懂同情,别指望医院会同情你,医院是无情的。

  解剖老师说,他不能继续在医院了,他觉得他在医院就是祸害,所以,他选择了离开医院(但是我们老师理论还是很牛逼的)。

  医学,是唯一一个理论和操作分开考试的学科,你理论可能考满分,但是操作可能不及格,理论和操作的差距,就差在图片仅供参考,医学书上的图片你看得再熟练、记得再清楚,临床上的病人没有一个是标准的,都和书上画的不一样。

  医学是一个胆大心细的经验学科。

  说一说我们的委屈,不知曾几何时开始,白大褂变成了和警服一样的性质,穿白大褂的不能打人、不能骂人,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昨天,我在抢救室上班的时候,中午十二点左右送来一个车祸重伤的女孩子,没有陪同人员,我们一路奋战,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开通绿色通道,备孕的老师不顾ct室的辐射,套上防护服进去,一路战斗到将姑娘送进脑外科住下,浑身已是汗透,我一路上负责推车,老师们轮换着心肺复苏。

  当家属到达抢救室时后,正常流程沟通病情,最后提到补交抢救费时,家属不耐烦地指着我们吼道:“少不了你们钱!”

  我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惊心动魄,却还来你一句一句的提防和不理解。

  白玉,我大学同班同学,她在呼吸内科,跟我说,一个肺部感染的病人,有天早上恶狠狠地问她,他一个感冒花了一万多块钱,她能分到多少?

  我只想说,实习生不仅一毛分不到,还没工资,还得往医院交钱,别说你恨医院,我特么比你还恨。

  穿白大褂的别说动手打人、骂人,你就是态度差一点就骂你没医德,好像天生我们就得是好脾气,最可恶的是病人常常把生病的气撒在我们身上,你特么生病是我弄得嘛?跟我发什么邪火?

  可能有的人说,你们医生护士工资多高多高,但我有句话想要提醒你,应该从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过你,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关键是医务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