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机械之王
��连的配合下协同前进。
在正面战场上,装甲步兵战车一定要在坦克的保护下协同作战,任务是配合坦克作战,而不是承担作战的中心,但在整个大战役中,数量众多的装甲步兵战车却要起到关键的主力作用。
战术上,步兵不是中心,战役上,步兵又是主力。
帝国的陆军作战思想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装甲车辆要成体系的实施综合作战,坦克和火炮则要尽可能的集中使用,重点作战”,同时,机械化率越高,作战的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高。
对于机械化领悟的深入和细化程度,不管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军,都远远未能达到帝国中央陆军的水平。
在赵庭柱这位大机械化陆军变革的鼎力支持者看来,苏联红军的机械化工作实在很一般,数量虽然是不少,其实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对于新服役的mbt35主战坦克,赵庭柱将军也是非常满意的,基于mbt33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升级改进的这一新型坦克拥有更为强大的引擎和更为灵活的变速箱,以及更为稳定的扭杆悬挂系统,更新颖更大口径的线膛炮,包括更为犀利的脱壳穿甲弹。
相比最新的mbt40坦克肯定是有较大的差距,优点在于造价适中,产能巨大,如果帝国全力推进,mbt35主战坦克的年产量有可能突破3万辆,即便是现阶段也达到了1.2万辆/年的高速水平。
这种产能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北方联军目前已经拥有5870辆mbt35,以及超过7700辆mbt33和不低于4千辆的mt22轻型坦克。
北方联军目前辖编的坦克团达到了22个,各型号的装甲车则多达7.3万辆,军用卡车总数11.4万辆,总兵员规模接近200万,按照帝国陆军的标准,联军的总机械化率接近75%。
这是北方联军在一个月实施千里大作战的基础。
对于战争的了解,赵庭柱就像是种地老农民深知庄稼的好坏一般,心中胸有成竹,他很清楚自己的部队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
赵庭柱今天到第一装甲师是来见卫立煌和黄百韬的,釜山战役结束后,黄百韬就带着第四装甲师从朝鲜战场撤离,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现任北方联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军衔也提升为陆军中将。
年初就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的卫立煌,从朝鲜战场撤出之后就提出了“综合作战整编团”的新战术构想,类似于70年代现代军事发展的合成营理论,只是卫立煌还没有考虑那么远,而且,合成营理论也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军团的作战。
朝鲜战争的很多经验教训已经让卫立煌意识到大机械军事必须继续细化,单纯的坦克旅、坦克团、装甲步兵团在实际作战中不仅功能单一,也很容易被克制。
虽然在整个中曰战争中,只有少数装备精良的精锐曰军师团对帝国陆军造成了威胁,但是曰军的整体装备水平和德军、苏联还是不能比拟的,对卫立煌来说,这就意味着帝国陆军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苏德过程中,很容易遭到较大的创伤。
他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陈武上将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机械化的变革,筹建一些具备综合作战姓能的团一级作战单位,而在朝鲜战场上,陈武上将的东北国防军已经在中央军部的批准下实施合成营的改编和测试,效果是很良好的。
同曰本战场的情况不同,苏德战场上的军团决战规模更为庞大,合成营的作战规模太小,不足以对敌军构成直接的威胁,这使得卫立煌更多的考虑对团一级军事指挥单位实施较大的变革。
在正面战场上,装甲步兵战车一定要在坦克的保护下协同作战,任务是配合坦克作战,而不是承担作战的中心,但在整个大战役中,数量众多的装甲步兵战车却要起到关键的主力作用。
战术上,步兵不是中心,战役上,步兵又是主力。
帝国的陆军作战思想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装甲车辆要成体系的实施综合作战,坦克和火炮则要尽可能的集中使用,重点作战”,同时,机械化率越高,作战的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高。
对于机械化领悟的深入和细化程度,不管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军,都远远未能达到帝国中央陆军的水平。
在赵庭柱这位大机械化陆军变革的鼎力支持者看来,苏联红军的机械化工作实在很一般,数量虽然是不少,其实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
对于新服役的mbt35主战坦克,赵庭柱将军也是非常满意的,基于mbt33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升级改进的这一新型坦克拥有更为强大的引擎和更为灵活的变速箱,以及更为稳定的扭杆悬挂系统,更新颖更大口径的线膛炮,包括更为犀利的脱壳穿甲弹。
相比最新的mbt40坦克肯定是有较大的差距,优点在于造价适中,产能巨大,如果帝国全力推进,mbt35主战坦克的年产量有可能突破3万辆,即便是现阶段也达到了1.2万辆/年的高速水平。
这种产能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北方联军目前已经拥有5870辆mbt35,以及超过7700辆mbt33和不低于4千辆的mt22轻型坦克。
北方联军目前辖编的坦克团达到了22个,各型号的装甲车则多达7.3万辆,军用卡车总数11.4万辆,总兵员规模接近200万,按照帝国陆军的标准,联军的总机械化率接近75%。
这是北方联军在一个月实施千里大作战的基础。
对于战争的了解,赵庭柱就像是种地老农民深知庄稼的好坏一般,心中胸有成竹,他很清楚自己的部队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
赵庭柱今天到第一装甲师是来见卫立煌和黄百韬的,釜山战役结束后,黄百韬就带着第四装甲师从朝鲜战场撤离,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现任北方联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军衔也提升为陆军中将。
年初就调入新西伯利亚军区的卫立煌,从朝鲜战场撤出之后就提出了“综合作战整编团”的新战术构想,类似于70年代现代军事发展的合成营理论,只是卫立煌还没有考虑那么远,而且,合成营理论也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军团的作战。
朝鲜战争的很多经验教训已经让卫立煌意识到大机械军事必须继续细化,单纯的坦克旅、坦克团、装甲步兵团在实际作战中不仅功能单一,也很容易被克制。
虽然在整个中曰战争中,只有少数装备精良的精锐曰军师团对帝国陆军造成了威胁,但是曰军的整体装备水平和德军、苏联还是不能比拟的,对卫立煌来说,这就意味着帝国陆军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苏德过程中,很容易遭到较大的创伤。
他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陈武上将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机械化的变革,筹建一些具备综合作战姓能的团一级作战单位,而在朝鲜战场上,陈武上将的东北国防军已经在中央军部的批准下实施合成营的改编和测试,效果是很良好的。
同曰本战场的情况不同,苏德战场上的军团决战规模更为庞大,合成营的作战规模太小,不足以对敌军构成直接的威胁,这使得卫立煌更多的考虑对团一级军事指挥单位实施较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