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伊甸园之谜(二)
��)就跟伏羲、女娲兄妹的人生故事一样,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创世纪中的亚当、夏娃的故事,难怪‘伊甸’二字,在英文中也有‘天国’的意思,伊甸园其实就是天国园的另一读音,而四川盆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称谓。

  《华阳国志:蜀志》中也称‘地称天府,原曰华阳’,这是从远古沿袭下来的一种称谓,诸葛亮《隆中对》:‘益外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还有一个有趣事实,在犹太人曾经移居的河南开封,有一个犹太人的教碑,上面刻着女娲和阿耽的名字,而阿耽就是中国的盘古王,是阿无罗汉及亚伯拉汗的祖先。现代流行于西方的所谓上帝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莫非真的就是伏羲与女娲故事的翻版?”

  但贾立波还是感到无法理解,“这样说来稍嫌勉强,同时也说得有点儿离奇,甚至没边,没有人相信呀!”

  女王怔了怔,严肃而义正词严地批驳道:“你们就知道崇洋媚外,一昧地相信西方传说,而不相信自己的老祖宗!不信的话,我还可以给你们讲讲蜀人开拓美洲并建立少昊之国的事。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人实际上就已经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而就在几千年前,有大量的中国人迁徒美洲大陆生活,逐渐便形成了最早的印第安人部落。

  什么叫印第安人?这是叫法上的音误,印第安人说白了就是殷地安人,殷地指哪儿呀?中国的殷朝呀,殷朝之地去的人所以就叫殷(印)地安人,这再一次充分说明美洲的印第安人与中华人种同祖同源,是中华人种裔支。

  中华大地是黄色人种的故乡,其实,中华先人尤其是蜀地的先人至少在五六千年前即已创造了以中华文明为特色的太平洋文化圈。因为蜀地的诺亚家簇分支,也在5000—6000年前就把中华蜀地文明带到了美洲,并定居下来。

  而且,到那里的远古蜀人相当重视全球各地区的气候,在各地设置了气象站,不仅有专人‘司日月之长短’、‘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并在全球建立了系统的天文观察和气候观察网络,其规模之浩大令人惊讶。大家应该知道,出生于巴蜀之地的羲和、常羲,都是中华远古时期的著名天家。史书上记载的‘羲和浴日、常羲浴月’,就是指他们观察太阳和月亮的科研活动。所谓‘羲和生十日、常羲生十二月’,就是指一种古老的天文历法的记录。

  玛雅历纪元的年代为公元前3113年,而阿斯特克历等殷地安人历法,其图象就是中国的八卦太阳历,是距今5000年前中国的八卦太阳历东传美洲而形成的,而这种图式一直保存在印(殷)地安人的历法中。接下来说到的周代的苌弘、汉代的落下闳(第一个制造浑天仪者和《太初历》制定者)等杰出的天家,也是天府之国人,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本書首发于看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