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鞑子叩关
  明末匹夫风雨

  二人是从南门进的城,逛了一圈子,现在正是靠近北门的位置,二人蹲在墙角吃起了馒头,忽然城门口一阵骚动,尖叫声、怒骂声响成一片,张天远站起来看了看,只见四五辆马车几乎把城门口堵死了,后面一些人正在挤着进城,大家神情都很是慌张的样子。

  看来是出事了,张天远下意识的就抓紧了小芸的手,吩咐道:“小妹,抓紧哥哥,等等可千万别走丢了。”

  这时,第一辆马车终于进了城,城门边的守卒也在努力地维持秩序,交通开始慢慢的通畅起来。

  这时,正好有对夫妇领着两个六七岁的孩子从身前经过,看起来文质彬彬,估计是书香人家,张天远拦住那名男子学着古人问道:“这位大哥请了,请问你们这是从何而来,又为何事如此惊慌失措啊。”

  那男子还未说话眼泪便流了下来,哽咽了半天才回道:“大兄弟,快逃吧,鞑子来了,灭绝人性啊,我们一家十八口人从高阳就逃出来我们四人,再不逃就来不及了,估计最晚明天鞑子就能到青县。”

  听了男子的话,张天远如五雷轰顶,自己怎么就忘了这茬事,满清入关是要到六年后,可是在入关前却有几次大的叩关行动,尤以崇祯十一年末、崇祯十二年春的这次叩关为最。因为崇祯十年,崇祯启用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网”之策,正在集中力量疯狂镇压、剿灭各地的农民起义,主力部队基本都集结在陕西、湖广、四川、河南等地,边关正是空虚的时候,满清贵族便乘机叩关而入。

  这次满清叩关历时五月,最南居然绕过京师打下了济南,在济南血腥屠城,济南百万人口被满清屠戮一空,后来崇祯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兵科抄出浙江巡抚熊奋渭提到济南情况时是这样描述的“今春二月间,璘等在家闻变,奔赴济南,但见城中焚杀已空,残尸烧埋已尽,兄骨无存,仅得招魂。……泣思百万惨屠,全家泯灭。”

  后来,皇太极致明帝书中就说“死亡百万,非朕杀之,实尔君臣自杀之”。意思就是我屠杀了百万数量的人,那是因为你们不肯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才要杀的,这就等于是你们自己杀的。真是强盗逻辑,与后世的东岛倭国相比还要无耻之极!

  后世有史学家考证,清军仅四次大的入关劫掠,就屠杀近800万人口,这还不算其他小的叩关行动和后来入主中原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以及持续了几十年的四川大屠杀等等,简直骇人听闻,惨绝人寰。

  “娘亲,我饿了!”张天远还停留在后世的记忆中,耳中听到一个小姑娘正奶声奶气的小声说道,低头一看,原来是男子一家的小女儿正盯着自己手中的小半个馒头咽口水呢。

  张天远赶紧将手中剩余的馒头给了小姑娘,小芸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另一个小男孩,最后也是一狠心地将手中的半个馒头送了出去。

  “兄台,鞑子打破高阳是哪天的事情?”

  “是三天前戊辰日的事情。”

  “不好,小妹快走,对了,兄台,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向北逃吧,鞑子估计还会南下的。”张天远想了想说道。

  那名男子听了一愣,随即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正想向张天远道谢,却见张天远已经拉着妹妹的手快速离开了。

  “哥哥怎么了?”小芸看到哥哥一脸紧张沉重的表情,内心也紧张起来,自己可从来没有见过哥哥这种表情,而且也从来没想到哥哥竟然会像秀才公一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