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鞑子叩关
/>
“小妹,先别问了,现在赶快回家,不然就来不及了。”张天远来不及多解释。鞑子三天前打破高阳,劫掠一天,休整一天,第三天肯定会拔营启程了,高阳到青县直线距离只有90多公里,对于全军都是骑兵的满清来说,一日之间绝对可以赶到了,虽然清军南下济南不一定非得绕走青县,可是青县地处京杭大运河的要道,各类物资丰富,要想清军放弃这块肥肉谈何容易,即使不派主力,遣一偏师也不是青县的守军可以应付的,从后世的历史资料来看,明末的大明军队除了辽东军意外,其他军队的战斗力真的让人不敢苟同。
半路上,小芸便跑不动了,张天远急着赶路,只好背起小芸一路狂奔,幸好这具身体以前一直在干农活,比较结实。
张天远紧赶慢赶,只用了半个时辰便跑回了家,张大山一见儿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院子,不由骂道:“鬼催的你啊,惶惶张张地,这是干什么,就不能稳重点。”
张天远现在那还顾及得上父亲说什么,弯着腰喘了口气赶快说道:“爹,娘呢?快收拾东西准备逃命,满清鞑子打过来了。”
“你这臭小子,胡咧咧啥呢,莫不是脑子摔坏了还没好?”张大山边说边准备过来摸张天远的头。
“爹,我没骗你,鞑子真打过来了,我们今天进城刚好碰到从高阳过来的难民,他们说鞑子来了烧杀抢掠,坏事做尽,高阳县城好几万人最后就逃出来几十人,其他都被鞑子杀了,最迟明天中午,鞑子就会杀到咋们青县,爹,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张天远着急的说道。
“爹,是真的,我也看到了,咋们快走吧。”这是小芸也在边上帮腔说道。
“那还说啥,赶快收拾东西。”张王氏刚从屋里出来,听了这话又赶快一头钻回屋里收拾起来,小芸也进了屋帮忙去了。
张天远扫视了下院子,赶紧从院墙角落把一辆手推车拖出来,帮着收拾起来。
张大山显得还有点不相信,一个劲地念叨:“老祖宗不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吗,这崇祯爷还在北京怎么就让鞑子打过来了啊?!”
“爹,赶快收拾,不然真就来不及了!”张天远继续催促道。
“不行,小远,你和你娘先收拾东西,我得赶紧告诉乡亲们去。”张大山经张天远提醒,一拍额头说道,接着便匆匆出了院门。
张天远刚来这个世界没几天,还完全没有融入,自己醒来几天了也没见什么人来看过,所以和乡邻们也没什么感情,经父亲这一说也才反应过来,暗道自己真是糊涂大意,自私自利。
其实家里也没多少要收拾的东西,张天远母亲、妹妹一起,将吃的、穿的、盖的东西收拾妥当后,刚好满满一手推车。张王氏还想再多带些东西的,张天远一看好家伙,你说你带个锅碗瓢盆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带上陪嫁时的大木箱。
张天远好劝歹劝道:“这是去逃命,不是搬家,带些急用和值钱的就行,鞑子走了还得回来继续过日子不是。”张母这才万分不舍的放弃了自己唯一值钱的红木陪嫁箱子。。
等一家人收拾妥当,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了,又等了一会,张大山才从外面回来,满脸沮丧。张天远一看,心里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果然大家听了后虽然紧张,但是愿意走的却没几家,这天寒地冻的不是每一家人都有勇气远行的,而且大明律可是有明文规定,无故不得擅离家乡,没有路引的话,外出被抓可要被判刑的。不过此项规定到崇祯年间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加之各地不断有农民起义,此项规定更是无法执行了。
“小妹,先别问了,现在赶快回家,不然就来不及了。”张天远来不及多解释。鞑子三天前打破高阳,劫掠一天,休整一天,第三天肯定会拔营启程了,高阳到青县直线距离只有90多公里,对于全军都是骑兵的满清来说,一日之间绝对可以赶到了,虽然清军南下济南不一定非得绕走青县,可是青县地处京杭大运河的要道,各类物资丰富,要想清军放弃这块肥肉谈何容易,即使不派主力,遣一偏师也不是青县的守军可以应付的,从后世的历史资料来看,明末的大明军队除了辽东军意外,其他军队的战斗力真的让人不敢苟同。
半路上,小芸便跑不动了,张天远急着赶路,只好背起小芸一路狂奔,幸好这具身体以前一直在干农活,比较结实。
张天远紧赶慢赶,只用了半个时辰便跑回了家,张大山一见儿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院子,不由骂道:“鬼催的你啊,惶惶张张地,这是干什么,就不能稳重点。”
张天远现在那还顾及得上父亲说什么,弯着腰喘了口气赶快说道:“爹,娘呢?快收拾东西准备逃命,满清鞑子打过来了。”
“你这臭小子,胡咧咧啥呢,莫不是脑子摔坏了还没好?”张大山边说边准备过来摸张天远的头。
“爹,我没骗你,鞑子真打过来了,我们今天进城刚好碰到从高阳过来的难民,他们说鞑子来了烧杀抢掠,坏事做尽,高阳县城好几万人最后就逃出来几十人,其他都被鞑子杀了,最迟明天中午,鞑子就会杀到咋们青县,爹,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张天远着急的说道。
“爹,是真的,我也看到了,咋们快走吧。”这是小芸也在边上帮腔说道。
“那还说啥,赶快收拾东西。”张王氏刚从屋里出来,听了这话又赶快一头钻回屋里收拾起来,小芸也进了屋帮忙去了。
张天远扫视了下院子,赶紧从院墙角落把一辆手推车拖出来,帮着收拾起来。
张大山显得还有点不相信,一个劲地念叨:“老祖宗不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吗,这崇祯爷还在北京怎么就让鞑子打过来了啊?!”
“爹,赶快收拾,不然真就来不及了!”张天远继续催促道。
“不行,小远,你和你娘先收拾东西,我得赶紧告诉乡亲们去。”张大山经张天远提醒,一拍额头说道,接着便匆匆出了院门。
张天远刚来这个世界没几天,还完全没有融入,自己醒来几天了也没见什么人来看过,所以和乡邻们也没什么感情,经父亲这一说也才反应过来,暗道自己真是糊涂大意,自私自利。
其实家里也没多少要收拾的东西,张天远母亲、妹妹一起,将吃的、穿的、盖的东西收拾妥当后,刚好满满一手推车。张王氏还想再多带些东西的,张天远一看好家伙,你说你带个锅碗瓢盆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带上陪嫁时的大木箱。
张天远好劝歹劝道:“这是去逃命,不是搬家,带些急用和值钱的就行,鞑子走了还得回来继续过日子不是。”张母这才万分不舍的放弃了自己唯一值钱的红木陪嫁箱子。。
等一家人收拾妥当,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了,又等了一会,张大山才从外面回来,满脸沮丧。张天远一看,心里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果然大家听了后虽然紧张,但是愿意走的却没几家,这天寒地冻的不是每一家人都有勇气远行的,而且大明律可是有明文规定,无故不得擅离家乡,没有路引的话,外出被抓可要被判刑的。不过此项规定到崇祯年间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加之各地不断有农民起义,此项规定更是无法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