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太太和你老爷的心意,你也不好推辞。至于大姑娘和你二姐姐那边,倒还有我,并不需要你来费心。你只安心备嫁也就是了。”

  尤三姐儿见状,也只得罢了。一壁在家里安心备嫁,一壁操持着过年的事宜。尤陈两家都因着三姐儿的婚事越发的喜庆,连带着这个年也觉得比往年更热闹些。

  不过也不只是尤陈两家觉着热闹。尤氏并贾珍带着儿子媳妇回家来拜年的时候还特地提起了荣国府来的一大堆亲戚。据说有珠大奶奶的寡母和妹妹,薛家二房的一对兄妹,以及邢夫人的弟弟弟妹外甥女儿一家。

  一大帮人都在进京的路上遇见了,约好了似的到荣国府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趁着年下热闹,便将李纨的寡母妹妹并薛家二房的宝琴姑娘留下来住。其后宝玉又看上了邢夫人的外甥女儿,百般的央求老太太将人留在府中。邢夫人的弟弟一家原本就是为了上京投奔邢夫人的,当然乐见其成。

  几家姑娘们凑到一处,年前倒还结了一回诗社,在后花园子里又是赏雪又是作诗,还烤了一回鹿肉。热闹的什么似的。

  “……只可惜你如今在家备嫁,竟凑不上这个热闹了。”尤氏挽着三姐儿的手笑言道。

  三姐儿听了这一番话倒也稀奇,不为别的,只是好奇薛宝琴与薛蝌为什么进京。在原著中这对兄妹之所以进京是为了借助荣国府的势力逼迫梅翰林家完婚。可是因着前些年学子闹恩科舞弊之事,那梅翰林早已被革了功名,永不录用,两家的亲事也断了。按说薛蝌兄妹并没有进京的理由。那么这会子进京,又是所为何事?

  尤三姐儿正暗自沉吟,忽又见尤氏满面狐疑,欲言又止的看着她。尤三姐儿不觉收了遐思,笑言笑:“姐姐有什么话,直说便是。难道你我之间,还要这般支支吾吾的。”

  尤氏闻言便是一叹,握着尤三姐儿的手说道:“按说你又不是贾家的人,况且正在备嫁,我原不该拿这件事儿来烦你。只是我心中着实难安,又不好告诉别人。也只有同你说说,讨个主意罢了。”

  尤三姐儿见尤氏这般的郑重其事,越发好奇,笑着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痛痛快快说出来也罢了。就这么蠍蠍螫螫的,更叫我着急。”

  尤氏见状,只得说道:“……你也知道香菱那丫头是个好的,这事儿倒也是她告诉我的。”

  当下,尤氏便将那一桩令人存疑之事娓娓道来。

  自打香菱同母亲封氏母女团聚,薛家又出银子替封氏安置了房舍,这一家人倒是消停下来,安安稳稳地,再没出什么罗乱。

  事情还是从两个多月前开始的。因着香菱的品貌不俗,府里上上下下多有称赞香菱长得像蓉哥儿媳妇的。然而这话也不过是大家私底下传传,这么些年了并未有人如何当真。

  怪就怪在三两个月前,小花枝巷里突然搬进来一户人家,因着都是新搬来的邻居,那家和封家倒也逐渐有了走动。慢慢的亲近了,那家人便开始打探封氏娘家的状况。话里话外都在询问封氏和蓉哥儿媳妇的关系,又问封氏有无姊妹,当年统共生了几个女儿,除香菱之外还有没有走失或遗弃的。还在言语中挑唆着封氏想法子同小蓉大奶奶认亲,还说什么只要认了亲,还愁没别的好处。好在封氏秉性忠厚温婉,又因这些年的经历十分谨慎,并不听从旁人的蛊惑。且将此事告诉了女儿。

  香菱得知此事后,虽不晓得对方来历,却也寻了空子把这件事儿原原本本告诉了尤氏。只因她感念尤三姐儿助她母女团聚之情。所以事无巨细,都想告诉一声儿。

  众所周知宁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