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想此事早被贾母得知。贾母虽然年纪渐长,但是心里明白得很。她本来就想将两个玉儿凑成一对儿,今后也好叫姑爷林如海在仕途上帮衬宝玉。却不曾想儿媳妇目光狭隘,只因当年同敏儿的些许芥蒂,便将这一桩大好姻缘推之门外。还将个商户之女当成宝贝似的接到家里同她打擂台。

  贾母心下不屑,面儿上却不显露。好容易等到了这个机会,即便有王夫人从中作梗,她却背地里使了把劲儿,使得宝钗过了初选。并且还通过贾珍的关系疏通了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希望他能在复选的时候高抬贵手。

  贾母心下盘算的倒也精明。她是想着将薛宝钗送入宫中,一来能打破王夫人“金玉良缘”的盘算,二来嘛……倘若薛宝钗有朝一日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自己这个从中出力的恩人也能承上一脉香火情。如今元春出了宫,自家在宫中再没个得力的人,倒也不妥。何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联络有亲,宝钗入宫得宠虽不如元春这个亲孙女儿得宠给荣府的好处多。但薛家门第低贱,在朝中毫无背景人脉,薛蟠又是个靠不住的纨绔子弟。

  有这样的家世兄弟做累赘,即便宝钗能侥幸得宠,想要在后宫站住脚儿保住位分,没有贾、王两家的倾力支持,也是不成的。

  贾母将此事前前后后盘算过一通,越发下定了主意。但她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儿的人,命贾珍打点了戴权之后,贾母立刻将此事告知薛姨妈母女。并且言语中暗暗提到王夫人出工不出力且从中贪墨拿好处之事。

  虽然贾母是点到为止,但薛姨妈并薛宝钗也不是鲁钝之人,自然听得明白。虽然心下不大自在,但薛家母女仍旧谢过贾母的好意,又情真意切的表白一番。方才安心等着入宫复选。

  原本以为就此便可高枕无忧。岂料不过几日,薛宝钗却因为复选落选,被人送了回来。

  贾母心下大为诧异,之后又着人暗暗打探了一回,方才知道新皇虽然性情谦和仁孝,然睿智英明实乃不世明君。且最不喜下官有欺上瞒下,贪赃枉法之举。

  那薛宝钗虽然品格端方,容貌秀美,但圣人无意间却从旁人口中听说其胞兄在金陵时却有打死人命之事。小小年纪便敢如此嚣张跋扈草菅人命,此时令圣人十分不喜。因此他不但御笔亲批否决了薛宝钗的复选资格,还口谕传诏金陵应天府重新查办薛蟠一案。

  朝中早有言官御史清贵一流看不惯勋贵世族的嚣张跋扈,同气连枝。闻听圣人着令金陵应天府重新查办薛蟠一案,登时拟了奏疏弹劾薛家倚财仗势,打死人命,又弹劾金陵应天府知府贾雨村与九省统制王子腾官官相护,藐视律法,满口神鬼之说,断案儿戏……

  圣人原本以为此事不过是薛家私事,并未想到其中还牵扯出这么多朝廷官宦徇情枉法的不堪之举。待闻听贾雨村堂堂一介朝廷四品大员,竟然以扶鸾请仙之说胡乱判了案子,并以此向贾、王两家示好之后,登时龙颜大怒。当朝便革去了贾雨村的乌纱官袍,按律追究。更是下旨严斥王子腾与贾政,并且官降三级,以儆效尤。

  经此一事,当今深知吏治不清,朝廷不宁,百姓不安,社稷不稳的严重性。遂暗下决议,务必要肃清吏治。

  如今且不说朝上因此事如何动荡,只说薛宝钗因胞兄旧事暴露被逐出皇宫,倒是深受了一番打击。在家淌眼抹泪的哭了好几日。

  王子腾并贾政因薛蟠之事惹得圣人大怒,且又官降三级,顿时成了京中官宦同僚的笑柄。虽不至于因此迁怒于晚辈,却也对薛蟠生出了几分芥蒂。

  贾母不曾想自己的宝贝儿子因着薛蟠一事吃了瓜落,心下越发不满薛家母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