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求亲
人一道离了棚子。

  待行至宫门前,忽听得一声道:“熠晖兄原来早已到了。”季秋阳连忙转身,却见林常安自后面快步走来。

  林常安走上前来,同三人见过,便笑道:“我本说今儿约了季兄一道过来,不想打发的家人回来回话,说二位早已动身出门了。叫外祖好不埋怨我,只说我走的晚了。”一语未毕,又看了萧澴一眼,笑道:“原来季兄是同萧公子约下的,却怎么不告与我一声?”

  季秋阳道:“哪来约下的?我们只说怕误了时辰,早早出门了。到了这里才知来早了,正愁没处去,幸得萧公子相邀,方才有个落脚处。说起来,也是偶遇罢了。”那萧澴却淡淡笑道:“林公子登了科,却连先生也不叫了。”

  林常安望着他,亦也笑道:“虽是早前有些师生之分,然而既已登科,日后自然少不得要拜老师,再去论往日的师徒名分,传到老师耳里,只怕不好。”萧澴听说,一笑了之。季秋阳更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也就罢了。

  四人略谈了几句,宫门上便有人开了锁,礼部侍郎出来宣读了圣旨,命新科举子入内朝圣谢恩。

  举子入宫谢恩,本应由状元为首,但因这次科举,皇帝并未点状元,便由中了探花的萧澴为首,领了一众举子入内。

  众人除却萧澴,大多是头次进宫,便是历经了殿试的,那心境也于日前不同,无不恭谨肃穆,一路之上声嗽不闻。

  当下,众人随礼部侍郎一路行至太和殿外。礼部侍郎先行入内复旨,须臾便有太监出来宣众人觐见。

  萧澴为首,率领众人入内,行至殿中,齐齐下拜,口称万岁。

  季秋阳随在萧澴身后,趴伏在地,屏息凝神,半丝礼数亦不敢错。只听上面皇帝开口讲了些官面上的泛泛言语,但闻那口齿十分年轻,心中暗道:当朝圣上六岁登基,到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却是位少年天子了。据闻他十五岁上,因摄政王独揽大权,阻他亲政。他便协同几位朝臣,擒杀了摄政王,一举夺权,方才君临天下,当是位杀伐决断之人。其生母萧太后,亦是一位矫矫不群的奇女子。这位皇帝陛下帝位坐的如此稳固,却也同那位太后脱不开关系。

  他心中胡思乱想了一阵,却听上面道:“诸位既是朝廷新选栋梁,当勉力向前,尽忠保国,为社稷竭力,方才不负这功名二字。”

  皇帝话音落地,众人都齐声领命。皇帝又说了几句勉励之言,便命官员出面宣旨,诵读各人所选官职。

  头一个便是萧澴,封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众人闻听,皆吃了一惊。季秋阳腹内忖道:这官职却是不小,乃是个正四品京官,这却也罢了,这御史言官,专司监察各道官员过失,手中权柄却委实了得。一新登科举子,便封此要职,即便是榜眼,也未免有些过了。如今的右相李十洲大人,乃是前朝状元出身,初入仕途也不过只在大理寺领个副职。皇帝是有心重用此人,方才如此。转念又道:这人虽是萧太后亲戚,却也着实是个人才,所谓举贤不避亲当如是。

  正当此时,只听那宣旨官员念道:“探花季秋阳,特封为翰林院编修,即日赴任!”

  这却在意料之中,进士出身,名次在前的,依着朝廷惯例,大多是进翰林院。

  当下,季秋阳领旨谢恩已毕,那官员又念了下去。

  此次科举,一共中了五十六人,待一一念完,已过了大半个时辰。那林常安封了个大理寺评事,虽也是京官,品阶却不高,只得八品。李仲秋更是封了个县令,任地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