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商队
��,又肯用心的学,也不怕吃苦,才这么两年工夫,对商队的管理,赶路时的行止安全,还有验看货品,与山蛮土人或是商贩打交道,她都有了相当的经验,这些个初出茅庐的菜鸟小子与她一比,郑魁自然看不入眼。
他心下嘀咕,警惕的目光则环视了一圈四周的山峦森林,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着戒备,因为在南方蛮荒而原始的丛林中,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危险,稍有松懈就可能殃及自己和同伴的生命。
“哼,这里的群山看似陡峭险峻,可与南方蛮荒之地相比,简直就是踏青郊游的小土丘,那些小子在这里都坚持不下来,如何还能带他们去与狡猾凶恶的山蛮人打交道……”郑魁感到后继乏人,小一辈中唯一撑地起场面只有假小子,可姑娘家总是要出嫁的,这便是他最为烦恼的问题。
“想当年我在他们这个岁数的时候,已经能独立率领商队在蛮荒丛林中跋涉几百里地,斩杀过大妖巨怪,斗过土匪山贼,也参与过那些山蛮人寨子之间的厮杀,身上被砍了十余刀,还扛着老六跑回营地里……不行,这样下去可不行,这些小子平时生活太安逸了,以前接触过的也不过是城镇之间的货运交接,这样可历练不出来。等这趟交易做完,我得和大哥他们好好商量一下,必须把这群小子操练操练,让他们多吃点苦头。”
郑魁跟着想到这次贩运的货物,不禁有些期待起来,因为这趟交易的利润非常的丰厚。
他们此时所在的位置是在海州西南和越州东南接壤的山脉之中,这片连绵的山峦丘陵是两州天然的分界线。以往这里除了一些斩魔人或是采药人,很少有人迹,可最近这里是十分的热闹。原因便是两年前朝廷北征,并派兵牵制三大藩王为首的地方割据势力,逼得藩王们不得不出兵反击,两方之间算是彻地撕破了脸皮。尽管最后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天地异变,导致朝廷多年筹备的削藩大计功亏一篑,但朝廷并没有放弃,直到今天。双方的军队仍在边境两边对峙,朝廷还封锁了三大藩王和四大派所统辖的州府。禁止百姓通行和商贸往来。
朝廷打得主意不错,想要通过这个办法来削弱藩王们的实力。可大荣王朝自身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使得财政收入锐减。此外更是损害到了那些豪门世家、富商士绅们的利益,这些人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经商,为他们积累财富。现在可好,连通西域的商路断绝,东北的优质木材、毛皮、草药、牲畜、战马运不进来,东南的海贸和南方主要的航道龙江也受到限制,大量的货物囤积在仓库,买家一大堆。急地团团转,可货物却运不出去,直接的后果就是许多的工坊、商行、甚至是农民纷纷停业或是破产。
不过历朝历代一向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世家豪绅不敢明面上对抗皇命,却也不会坐视自己的财富就这样流失掉,反而想利用这个机会赚取更多的利益,所以走私也就应运而生了。
就拿海州的情况来说,因为龙江航运以及路上的各处官道都被朝廷的水师和郡兵封锁了,还有天御卫的人做监督。除了那些有着极其深厚背景的人能够在军队的眼皮底下做一些交易,其他的商人根本走不通这些地方,故此只能另辟蹊径。曾经人迹罕至的群山之中,在两年里陆续开辟出好几条商道。走私的商队来往不绝。这可不是什么秘密,可它们却能一直存在至今也没有被朝廷取缔,从中就可以看出那些走私商的巨大能量。勾结或是买通了地方上的封疆大吏甚至是朝廷中枢的宰执。
不管怎么说,这些崎岖的山道给许多人带来了惊人的财富。尤其是作为军事物资的粮食、精铁、药材、皮革等等,只要能运入海州。就能获得几倍于平时的利润。而且还能从海州购买到东海、南海诸国的商品,以及食盐海货等物,这个时期,这些东西在内陆地区可是稀缺的�
他心下嘀咕,警惕的目光则环视了一圈四周的山峦森林,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着戒备,因为在南方蛮荒而原始的丛林中,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危险,稍有松懈就可能殃及自己和同伴的生命。
“哼,这里的群山看似陡峭险峻,可与南方蛮荒之地相比,简直就是踏青郊游的小土丘,那些小子在这里都坚持不下来,如何还能带他们去与狡猾凶恶的山蛮人打交道……”郑魁感到后继乏人,小一辈中唯一撑地起场面只有假小子,可姑娘家总是要出嫁的,这便是他最为烦恼的问题。
“想当年我在他们这个岁数的时候,已经能独立率领商队在蛮荒丛林中跋涉几百里地,斩杀过大妖巨怪,斗过土匪山贼,也参与过那些山蛮人寨子之间的厮杀,身上被砍了十余刀,还扛着老六跑回营地里……不行,这样下去可不行,这些小子平时生活太安逸了,以前接触过的也不过是城镇之间的货运交接,这样可历练不出来。等这趟交易做完,我得和大哥他们好好商量一下,必须把这群小子操练操练,让他们多吃点苦头。”
郑魁跟着想到这次贩运的货物,不禁有些期待起来,因为这趟交易的利润非常的丰厚。
他们此时所在的位置是在海州西南和越州东南接壤的山脉之中,这片连绵的山峦丘陵是两州天然的分界线。以往这里除了一些斩魔人或是采药人,很少有人迹,可最近这里是十分的热闹。原因便是两年前朝廷北征,并派兵牵制三大藩王为首的地方割据势力,逼得藩王们不得不出兵反击,两方之间算是彻地撕破了脸皮。尽管最后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天地异变,导致朝廷多年筹备的削藩大计功亏一篑,但朝廷并没有放弃,直到今天。双方的军队仍在边境两边对峙,朝廷还封锁了三大藩王和四大派所统辖的州府。禁止百姓通行和商贸往来。
朝廷打得主意不错,想要通过这个办法来削弱藩王们的实力。可大荣王朝自身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使得财政收入锐减。此外更是损害到了那些豪门世家、富商士绅们的利益,这些人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经商,为他们积累财富。现在可好,连通西域的商路断绝,东北的优质木材、毛皮、草药、牲畜、战马运不进来,东南的海贸和南方主要的航道龙江也受到限制,大量的货物囤积在仓库,买家一大堆。急地团团转,可货物却运不出去,直接的后果就是许多的工坊、商行、甚至是农民纷纷停业或是破产。
不过历朝历代一向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世家豪绅不敢明面上对抗皇命,却也不会坐视自己的财富就这样流失掉,反而想利用这个机会赚取更多的利益,所以走私也就应运而生了。
就拿海州的情况来说,因为龙江航运以及路上的各处官道都被朝廷的水师和郡兵封锁了,还有天御卫的人做监督。除了那些有着极其深厚背景的人能够在军队的眼皮底下做一些交易,其他的商人根本走不通这些地方,故此只能另辟蹊径。曾经人迹罕至的群山之中,在两年里陆续开辟出好几条商道。走私的商队来往不绝。这可不是什么秘密,可它们却能一直存在至今也没有被朝廷取缔,从中就可以看出那些走私商的巨大能量。勾结或是买通了地方上的封疆大吏甚至是朝廷中枢的宰执。
不管怎么说,这些崎岖的山道给许多人带来了惊人的财富。尤其是作为军事物资的粮食、精铁、药材、皮革等等,只要能运入海州。就能获得几倍于平时的利润。而且还能从海州购买到东海、南海诸国的商品,以及食盐海货等物,这个时期,这些东西在内陆地区可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