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钟摆循环
�是有的,天下人天份不尽相同,这个当然是没有错的。王老夫子又想起当时考小哥儿之事,当下说道:

  “又说回来了,茅家小哥当日考小哥儿,从一加到一百这个题目,就算用纸笔来算,只怕也得半炷香的功夫吧,然则按照茅家小哥的窍门,连一盏茶的功夫都不用。如此说来,或许他师门真的是极其高明,甚而真的能超越苏颂,做出机巧的机关器具,亦未可知。”

  两人小声交流良久,最后得出一致结论,这茅家小哥的师门来历不凡,茅家小哥短于口耳之才,却长于机关与算学,学识还是有的。

  自此之后,茅庚受尊敬的程度便有所提升,连王沁琴那样的刁蛮女也要称呼一声“茅先生”,这让茅庚感觉有些扬眉吐气。不过沁言和沁吟也叫茅先生,茅庚就感到有些别扭,感觉还是以前叫自己茅哥儿的时候,不显得那么生份。

  一行人自水路经洞庭,过长沙,直抵湘潭洛口。在洛口转走陆路,五天之后就到了新化县县治所在的上梅镇。

  却说到了临时安置之地,将一众人安顿下来之后,只有当地的差人安排食宿、维持秩序。两位从楚州过来的公差便同那那张小哥二人一同去见郭主簿。

  那张小哥本就是前两年从山东迁来新化的归正人,曾经跟其叔学了一段时间评话,字虽然不识得几个,却好在记心极好,这时代说评话原是要背得滚瓜烂熟,不存在上台再看评话稿子一说。正是因为张小哥的口才了得,这才在新化这边当上了差人,主要职责便是招揽汉人落户新化。

  新化这里,自熙宁年间归化已过百年,至今已是汉人和瑶人、侗人、土家人混居局面,不过汉人还是偏少,新化历年来都在吸纳汉人落户。只是有一个蛮夷之地的名声摆在那里,许多人都视为畏途,因此来此落户的实在寥寥。

  偏偏去年发生了一起瑶人和汉人的大规模械斗,起因是争夺一处石炭矿脉,瑶人和汉人一个不合,双方各出动数百人大打出手,最终瑶人占了上风,汉人死伤了上百人。自此之后,那里方圆十里的汉人便全数迁往桂阳冶矿采银去了。

  如此一来,愿意迁入的汉人更是寥寥。

  不得已,郭主簿只有祭出新招,重点招纳归正的汉人落户,并派张小哥这种口才出众的人到边路宣传,想方设法与当地官府配合招揽。此招一出,果然大有成效。

  郭主簿听了汇报,一听本县又可以增添一百多汉人户口,内中还有知书达理之人,心中好不高兴。然后,郭主簿打开林主簿的信函,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郭主簿看到了茅庚和文元的名字,信中提示,这两人有些来历不明,须得小心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