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钟摆循环
现多了,水运仪像台号称是史上第一个使用擒纵机构计时的设备,传说中,水运仪一擒一纵的时间间隔是通过注满固定容积的水桶而确定的。只要给水运仪水桶注水的水源其水面高度不发生改变,注满水桶的时间就是个恒值,注满一桶水之后,带动水运仪计时机构做一次间歇运动——这是“纵”,然后有相应的刹车机构使之及时停住——这是“擒”,这个注满的水桶随即倒空,就这样完成一个擒纵周期。等下一个水桶再注满水,又开始下一个擒纵周期,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计时功能。
这是在宋时,苏颂的智慧可谓独步一时,设计制造出那个载入史册的水运仪象台,足以让后世仰望。
苏颂是庆历二年的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在王老夫子眼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苏颂关于水运仪象台的《新仪象法要》那更是王老夫子一介人心目中的神作。然而,茅家小子轻飘飘一句话,就说苏颂那水运仪象台失之于体积庞大,根据师命更是号称要在一年之内造一个书匣大小的计时机关。在这艘船上不存在甚么保密性,这个带有震撼性的重磅消息随即就传到了王老夫子兄弟那里。
兄弟两个于是私下合计起来。
王老夫子说道:
“你觉得这茅家小哥是不是有些过于狂妄?像超越有如天人般的苏颂这种大话,他都居然敢说!”
王先生心中揣揣,自己仅仅凭着茅家和文家小子的一面之言,就信了人家,巴巴的去往新化。心中的担心却是一路都没有放下,闻言心下更为犹疑,故而道:
“难道,这茅庚根本就是一个骗子!”
王老先生却又摇头,说道:
“像,又不像!说像骗子,那是因为苏颂当年费时三年多时间,这才造出水运仪象台,茅家小子竟然吹嘘说要在一年之内造出超越水运仪象台的神器!这事绝无可能。说不像骗子,那是因为他教沁言沁吟唱李煜的《虞美人》,自己唱走调,还要说学的人走调,那必是学自他人无疑,可惜此人悟性太差,学了个非驴非马。以此事观之,茅家小子有一个高明的师尊当属不假。”
听兄长这么一说,王先生心底里本就一百个不愿意看到茅庚是骗子,兄长现在既然说到茅庚有一个高明的师尊不假,而根据逻辑推理,没曲谱又走调只能说明茅庚自己不是谱曲者,存在一个高明的师尊才是合理的解释。
师尊存在就好,王先生于是马上接口说:
“正是,要说那曲调,原也是妙的,偏偏茅家小子没学到家,在这里贻笑大方。不料沁吟从他唱走调的曲调中倒是悟到了原曲的一些妙处,正可见他师尊确是十分高明。”
王老夫子点点头,抚须说道:
“嗯,我倒是猜,茅家小子的师尊和师伯或许各有所工,或许他师伯工于填词,教出来的辛弃疾便是词坛大家,而茅家小子的师尊或许是工于谱曲,然而茅家小子资质有限,无缘传承师尊的谱曲功夫。他师尊的一曲好调到了他口中便四处跑调,真是又可惜,又可笑!”
王先生此时心情为之一宽。兄长的推测,其实是认定茅家小子的师门之事不虚,因此顺势也将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我听兄长曾经说过,说各人天份不同,这茅家小子的天份也许不在音律上,你看他口齿都不甚利落,可想而知在口才音律方面是没有甚么天份的。不过看他教小哥儿,在算学方面却甚是高明,或者还在机关器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才具,也有可能。”
王老夫子人虽耿介,不过一生阅人无数,见识�
这是在宋时,苏颂的智慧可谓独步一时,设计制造出那个载入史册的水运仪象台,足以让后世仰望。
苏颂是庆历二年的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在王老夫子眼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苏颂关于水运仪象台的《新仪象法要》那更是王老夫子一介人心目中的神作。然而,茅家小子轻飘飘一句话,就说苏颂那水运仪象台失之于体积庞大,根据师命更是号称要在一年之内造一个书匣大小的计时机关。在这艘船上不存在甚么保密性,这个带有震撼性的重磅消息随即就传到了王老夫子兄弟那里。
兄弟两个于是私下合计起来。
王老夫子说道:
“你觉得这茅家小哥是不是有些过于狂妄?像超越有如天人般的苏颂这种大话,他都居然敢说!”
王先生心中揣揣,自己仅仅凭着茅家和文家小子的一面之言,就信了人家,巴巴的去往新化。心中的担心却是一路都没有放下,闻言心下更为犹疑,故而道:
“难道,这茅庚根本就是一个骗子!”
王老先生却又摇头,说道:
“像,又不像!说像骗子,那是因为苏颂当年费时三年多时间,这才造出水运仪象台,茅家小子竟然吹嘘说要在一年之内造出超越水运仪象台的神器!这事绝无可能。说不像骗子,那是因为他教沁言沁吟唱李煜的《虞美人》,自己唱走调,还要说学的人走调,那必是学自他人无疑,可惜此人悟性太差,学了个非驴非马。以此事观之,茅家小子有一个高明的师尊当属不假。”
听兄长这么一说,王先生心底里本就一百个不愿意看到茅庚是骗子,兄长现在既然说到茅庚有一个高明的师尊不假,而根据逻辑推理,没曲谱又走调只能说明茅庚自己不是谱曲者,存在一个高明的师尊才是合理的解释。
师尊存在就好,王先生于是马上接口说:
“正是,要说那曲调,原也是妙的,偏偏茅家小子没学到家,在这里贻笑大方。不料沁吟从他唱走调的曲调中倒是悟到了原曲的一些妙处,正可见他师尊确是十分高明。”
王老夫子点点头,抚须说道:
“嗯,我倒是猜,茅家小子的师尊和师伯或许各有所工,或许他师伯工于填词,教出来的辛弃疾便是词坛大家,而茅家小子的师尊或许是工于谱曲,然而茅家小子资质有限,无缘传承师尊的谱曲功夫。他师尊的一曲好调到了他口中便四处跑调,真是又可惜,又可笑!”
王先生此时心情为之一宽。兄长的推测,其实是认定茅家小子的师门之事不虚,因此顺势也将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我听兄长曾经说过,说各人天份不同,这茅家小子的天份也许不在音律上,你看他口齿都不甚利落,可想而知在口才音律方面是没有甚么天份的。不过看他教小哥儿,在算学方面却甚是高明,或者还在机关器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才具,也有可能。”
王老夫子人虽耿介,不过一生阅人无数,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