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与工作行为
人生。

  让音乐带给你活力和信心

  一般来说,有节奏的音乐会带给人活力与信心,促进心脏、血管、内分泌腺的功能,使自己的身体产生有节奏且规律的活动。有位诗人曾说:“音乐能够使人产生感情,让心灵洁净清爽,音乐的物理振动对身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接受新的挑战,给自己一种全新的感觉

  从事相同的工作太久,头脑会渐渐刻板化,产生职业倦怠。若换新工作而环境不变,原有的惰性仍会在新的工作中持续。

  因此在接受新的工作挑战时,可以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或习惯。将桌子整理整理,书桌上放一瓶花,小小的改变便可以带给自己全新的感受。

  消极的人通常都不喜欢改变,被惰性限制而成不了大事。其实,不只是干新的工作,即使是千篇一律的工作,也可以经由稍稍的改变而获得改善并提高效率,如此,就连很难的工作也会有进步,亦可使你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从自己最擅长、最容易做的工作着手

  工作中,如果获得一次成功,下次再做起来便会觉得充满信心。将这种原理推广到新的一天上,也是增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先从自己最有信心、绝对会做得很好的工作开始着手,心里便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成为一股很大的原动力,使自己充满了愉快的心情,这一天也会过得非常积极。

  为此,你可以在前一天预留下较为简单的工作,待明天一早再做。这并不表示自己偷懒,而是为展开积极的明天做一番准备。

  面对一天的第一件工作时,稍微尽点心,使它成为一个好的开始。如此,一天的心情都会非常愉快,积极性也会增加。

  先要将正面的影响做一番全盘研讨

  假使你面对新的工作下定决心开始做时,便必须马上动手去做,否则你可能会失去致胜先机。而这种随即施行的行动力,便是所谓的起跑,起跑时精神的好坏,可以成为胜败的关键。因此,若你做任何事都先考虑到负面影响,就无法刺激自己动手去做的意欲,所以,先要将正面的影响做一番全盘研讨,然后再考虑负面,这也是产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因此,要养成凡事皆考虑到正面利益的习惯,如此也较易产生积极性。

  不要担心失败

  每一个人都很容易自我否定,对难得的构想在一开始便否定它的价值。尤其是消极的人更是如此,使得原本即缺乏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更加缩小,任何事都不去做、不去想,只等着别人帮忙。因此,在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时,先不要想自己能不能做、后果如何,而要先考虑如何动手去做,自己先做好心理准备,养成接受后果的坚强心态。

  保持竞争的心态

  竞争可以克服惰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但是,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对失败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满足之间出现巨大差距,加上有的人心理素质本来就存在不稳定因素,则会引起他们消沉、精神变态,甚至出现犯罪或自杀。那么,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如何才能扬长避短,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应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认识。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但是,关键是正确对待失败,要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