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之鹰
��娘家也是避之不及。好在还有内人帮衬着,生活一时也还过得去……哎,那天我太担心谨之,抱着他就往外跑,都忘了还有人不比我少了关心……”李大仁说着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续道:“那程家妹子武功了得,帮我料理了身后那些想要挡路的,我这才一路畅通无阻。陆景贤现下住在太医院,没有万岁许可,外人探视不得,那程家妹子对自家事早已漠不关心,一心只是担心他,便托内人让我转交给陆景贤一封信。”

  “这事我自然是责无旁贷。故而再次探望谨之时,我先是把罗康成被查的好消息告诉了他,他听了却没有丝毫表示。我又拿出程家妹子写给他的信,他看了一眼信封,微微蹙眉,并不伸手接,只是盯着我,那眼神清澈无辜,又带着些许的埋怨。我怔住了,和他大眼瞪小眼,只见她微微侧头,瞥了下自己的右手,我这才恍然大悟,暗骂自己真是蠢驴。赶忙将信封拆了,将里面那页薄薄的信纸递给他。”

  “陆景贤左手拿着那页纸,久久不见他放下。过了好一阵,只听他喃喃自语道:“逆风而行,必成大患。”说完,他唤来负责伺候的内侍准备纸墨,我心中惴惴不安,心道:他要如何写字?我见他左手拿笔,颤颤巍巍的,一连写废了好几张纸,都被他攥成一团仍在一边。过了好一阵,他才拿起一张写好的纸,交到我手上,我看那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和他平日那笔漂亮的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倒像是个初学写字的幼童,登时心下一酸。又忍不住仔细看了眼信的内容,见那上面写着什么“……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一类的东西。那信的底下写了四个小字:天地辽阔”

  “我心中困惑至极,他见我盯着那信看,倒也不甚在意,只让我封好后转交即可。我兀自不解他这信中的意思,见那上面有“佛言”,就想着,难不成他和人家妹子说自己想当和尚去庙里出家?我诧异地看向他,可见他一脸疲惫,便问不出口了。”

  沉先生笑了一声,道:“不知那程夫人写了什么,这陆景贤的却是借引《四十二章经》中的经文,要二人不要泥足深陷,摆明了是拒绝了。”

  李大仁叹了口气,道:“这怕也是不得已……又过了两个月,罗康成等一众官员都被圣上大刀阔斧的斩落,不过圣上念在他家好歹有功,只要了罗老贼一个人的脑袋,其余流放了事。”李大仁说到此处,眼神中露出一丝惆怅,感慨道:“那天下了初冬第一场雪,朝堂上也是冷风徐徐,谨之一身大红坐蟒,外面罩着一件青色貂裘,右手缩在袖筒里,像尊佛像一样立在圣上身侧。也就是同一天,万岁爷宣布东厂和司礼监复开,陆景贤一人掌司礼监大印兼提督东厂,权势更胜永平帝时,成了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沉先生道:“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从太祖那时就立下的规矩,司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不可由一人担任,以防权力过大,缺乏制约。”

  李大仁道:“这我也不懂,不过我当时觉得反正是陆景贤,他官越大才越好呢。”李大仁笑了笑,继续道:“下了朝,陆景贤让我和他一同去东厂一趟,那条路我们之前走过无数次,此番历经波折,重回正轨,让我一时感慨万千,有无数话想说,他却一路上都沉默不语,我和他说话,他也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只是盯着车窗,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

  “马车停到衙门胡同口,我们下了车,推开衙门大门,发现院子里……内人早已等候多时,我见了大感意外,正想问她怎么来这个旧衙门找我,就见她视我于无物,奔着陆景贤就去了……”

  穆娇妍白了他一眼:“我能不急吗?芷兰也受到罗康成牵连,一起被流放了,不找他找谁?”她叹了口气,再开口时语气甚是愤愤不平:“我当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