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夏叶还是第一次听他主动提起他师妹,以前问他总是不说,嘴巴闭得跟蚌壳一样紧,不然就怒斥她别问。她觉得这是个探知沈易过去的大好机会,绝不能放过,于是赶紧问:

  ”上回你煮得香甜又带点焦苦的红豆汤,是你师妹爱吃的味道吧?”

  沈易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道:”我师傅曾说每个人一生中至少都有一道『心食』,你有心食吗?”

  她听了一头雾水,不明白地问:”什么是心食?”她还是第一次听到”心食”这个词。

  ”『心食』是我师傅自个儿想出来的。师傅说『民以食为天』,人从出生到死都在不停地吃,心里一定会有很想吃到、吃不到会想一辈子的东西,将之留在心里,念念不忘,朝思暮想,那就叫心食。”

  夏叶听完,仔细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

  ”我没什么爱吃或非吃不可的东西,不爱吃的倒是很多。”她最近吃排骨只是为了消气,不是真的喜欢吃,就算以后吃不到排骨,也不会念念不忘。她接着又道:”不过我爹有,他特别爱吃苦瓜,尤其是苦瓜镶肉,他天天吃,怎么也吃不腻,有好几年了。”

  苦瓜满是疙瘩,长得丑,还有苦味,比起其它菜蔬实在不讨人喜欢,爹却对它情有独钟。

  ”你爹有说为什么特别喜欢吃苦瓜镶肉吗?会不会跟你娘或是你祖母有关?”沈易问。他忽然想起一件师傅曾跟他们说过的事。因为特别,所以记忆深刻。

  夏叶想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祖母在我出生前就过世了,我娘不爱吃苦瓜,也不常下厨,我也不知道我爹为什么喜欢;不过我爹说苦瓜蕴含了人生的苦与乐,可是我吃了只尝到苦味,没尝出到底乐在哪。后来爹又说大概只有年纪大的或是经历过苦难的人才尝得出苦瓜的乐。”

  爹说的道理,她不懂。她只知道她不爱吃苦瓜,尽管爹后来说了许多苦瓜的好话,什么人生如苦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会甘来什么的,她还是不懂,还是不爱吃。

  ”说到苦瓜,我倒想起一件事。”沈易回忆道:”师傅经营知味楼时曾遇过一个客人,他吃了苦瓜镶肉后哭了,一问才知道,苦瓜镶肉的味道竟跟他过世娘亲煮的一模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说来也巧,原来那位客人娘亲的苦瓜镶肉是师傅教她作的。”沈易缓缓说道。师傅起先也很纳闷,仔细问过那位客人,才明白了一切。

  ”这么说来,那位客人的娘亲认识你师傅?”

  ”师傅与她有过几面之缘。”沈易点了点头道:”师傅偶然在街上见到一个卖粥的妇人生意清淡,问明原因后,怜她孤儿寡母谋生不易,便教她煮粥。后来妇人说起儿子顽劣不听话,愁得不知如何是好,师傅便又教妇人做苦瓜镶肉这道菜,盼她儿子吃了能明白做母亲的苦心。”他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才又继续道:”只可惜不久之后,妇人的儿子因年少血气方刚,在一次醉酒后失手打死了人,被官府判刑流放到异地做苦役,妇人待在家乡日日夜夜盼着儿子回家团聚,可惜等他回到家乡,妇人已经不在人世,直到那次机缘巧合下,妇人的儿子吃到朝思暮想的苦瓜镶肉,想起娘亲过去的殷殷叮嘱与苦心,一时感慨,愧疚得哭了。”

  妇人的夫君早逝,她在街上辛苦摆摊卖粥,扶养孩子长大,不过四十多岁的年纪,已为孩子与生计愁白了头发,师傅怜她孤儿寡母,便教她煮粥与苦瓜镶肉这道菜。

  年少时随心所欲,多不喜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