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赝品
多,先晋王逝世后,一直仍在晋王府领职,李熙年满十五从宫里出来开府,自己毫无人手,看他们各有长处,又忠心不二,渐渐便重用起他们来,却是任了青阳为侍卫统领。前阵子特特派了他出去凤州一带,查当日的刺客之线索,惜乎年代久远,无迹可寻,无功而返,才回来复命。

  李熙想了想,却也有些发愁,自己适才看了一轮,均是寻常,居然没有一样能入眼的,想是珍品不会放在店面摆卖,自己初来江陵,不太了解,没找到到卖珍品的地方,一旁正好上来上菜的小二忽然笑道:“几位贵客想是要置办些风雅礼物?这却好办,咱们聚珍楼的三楼,现就有着字画珍玩、珠宝玉器陈设着,专供客人们赏玩助兴,若是有看得上的,也可购买,若是客人有雅兴,能留下墨宝的更佳。”小二说完,又笑道:“客人应是从京城来,应知‘南柯客’的大名了,小店正是有其真迹珍藏,江陵城独此一份!多少客人便是慕名而来,在此开文会,共赏其画。”说完,脸上颇有骄傲之色。

  李熙与青阳、朱明对视一眼,哑然失笑,原来这“南柯客”却是李熙的号,取名自南柯一梦的典故,原是李熙自嘲自己彷如存身于幻境之中,不知何时梦醒,这里的人却无南柯之典故,因此大多只以为是风雅清淡之号。因李熙体弱,不能太过耗费心力,对自己作品要求又极高,轻易不给人,因此流出的作品寥寥,能流传到京外的就更少了。李熙笑道:“果然如此,那我们确是要上去瞧一瞧了。”

  三人在小二的引路下,走上了三楼,三楼全数打通,为一敞厅,十分明亮,四面的屏风格子,俱是紫檀雕花,云石镶嵌,四壁挂了许多名人字画,博古花橱上摆着各色珍玩玉器,桌椅板凳全是黄花梨木,案上笔砚诗笺齐备,旁边伺候的女侍,全是的一色鹅黄熟罗短衫,洒银花宫纱夹裤,纤腰系着葱绿丝带,或伸出藕腕替人磨墨倒茶,或引着客人一一介绍赏玩,清声软语,煞是贴心,从窗子往下看,却是楼里的后院,院中一个池子,种了满池开得正好的莲花,倒是雅致之极。

  宽敞的厅堂内,已是已有十余人在那里,或赏诗文,或观字画古玩,有的则提笔在壁上题字,也有的在焚香写诗,看到李熙走进来,一行人物颇为气势不凡,已是有个女侍上前行礼接引,问明李熙只是随便看看,便引领着他们一一观赏。

  李熙看了一会儿,果然颇有些珍品,一款“富贵佳器”款青花碗,绘着耕牛人物纹,品相完美,又有带着蜂蝶的素三彩盘、锦鲤紫金米黄釉折边洗,都颇为精致细腻,倒是件件珍品,不过都是索价甚昂,李熙前世原有些基础,到了这里,身居皇宫内,见了无数宝物,又师从大家,因而在赏鉴上颇有些造诣,一一细细赏玩了一番,却听到有几人在议论:“这幅观音伏虎图,果然是功力十足,听说这南柯客十岁时所画,瞧这笔触,如春蚕吐丝细而长,眉毛发丝亦线条细腻工整,连这虎纹,也笔笔连贯,虎眼神威炯炯。”

  又有人叹道:“十岁有此功力,令人叹服,观音脸曲眉丰颊,神采如生,其慈悲与虎威两相映衬,雅逸超脱,明明下笔细致,却丝毫没有匠气,再看这字,笔力秀媚,体格停匀,好字,好画!”

  李熙抬眼看去,果然那壁上供着的画,正是是十岁那年自己在皇后宫中替皇后绘的观音伏虎,后来听说一年民间有灾,皇后将供奉了几年香火的这幅画与一批宫里的珍玩送到户部用于义卖,将所得资财赈灾去了,为了此事,皇上颇为感动,夸卫皇后为深明大义的贤后。

  另一书生则说道:“我在别处见过他的一副没骨画法的草花蛱蝶图,与这幅工笔观音又不同,全画全不用墨线勾勒,不求形似,只取其风神,色彩艳而不俗,气韵浑然天成,洒脱、恣意之极!惜乎晋王殿□有心疾,又长居深宫,所画多为仕女、草花虫鸟,竟是一副山水画都无,作品又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