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良策
御书房内,谢祐跪了几个时辰才被御前太监彭中引进了御书房,仁熙帝正高坐于上,年近四旬的他眉心有两道竖纹,双眼锐利,嘴角往下,显示出他十分恶劣的心情。
谢祐进了书房,毫不犹豫地又跪下了,头触地板不敢抬头,沉声道,“臣教女不严,罪当万死。”
仁熙帝皱了眉,沉声道,“爱卿何至于此,彭中还不扶起他来,赐座。”
谢祐只叩头不起,他在仁熙帝太子之时就与之交好,如何不知仁熙帝这越是生气,越是要和气的个性。
仁熙帝淡淡道:“爱卿国之栋梁,忙于政事,想是疏忽了家中孩儿,听说令嫒生了癔症,因此言行失当,到底是未来的晋王妃,朕让御医诊治诊治,兴许能治好也未可知。”
谢祐身上出了一身冷汗,心知女儿已经触怒了天威,如今皇帝金口玉言说她得了癔症,则她这一辈子就休想再嫁人,也不可能再嫁晋王,只有关在家里,而这罪未及家人,已是皇帝看在自己面上宽厚了,然而女儿是他心头的肉,如何能割舍!
他咬了牙,接连叩头,御座前金砖被他叩的砰砰作响:“是臣管束无当,治家不严,臣有负皇恩,无颜再立身于朝堂,不敢忝居相位,还请圣上容臣辞官回乡!”他情愿辞了相位,回乡做个田舍翁,也不肯让女儿受这生不如死的委屈!
仁熙帝怒极反笑,谢祐文武双全,乃是一等一的社稷之才,他登基不过十数年,君臣同心,居然退了北蛮,平了内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兵归甲库,马放南山,如今这海晏河清,万民乐业的大好局面,不得不说谢祐占了极大的功劳,正为此,他女儿不知好歹的抗旨之事,他虽怒极,却也不肯问罪于他,只打算拿个癔症的借口,处置了那狂妄无知的女子便罢了,可谢祐居然反而以辞官回乡来威胁于他!
如今田亩改制,吏治大变,不过施行了数年,正是关键时刻,方见到些好处,若是相位上换了人,如何能确保君臣一心,顺利施行?更何况这百官中,又有哪一个有谢祐之能?他于相位十数年,一直虚怀若谷,不骄不躁,从未恃宠而骄于君前,今日不过是处置他那不知所谓的女儿,居然如此不知进退!
下头谢祐仍在叩头,额头已经青紫一片,流出鲜血,仁熙帝面上笑容不变,心头却已怒极,他便是赐死那无知妄女,谢祐又能如何?
他杀意正盛,后头却有个小太监在帐子后张了张,彭中见状过去问了问,回来对仁熙帝低声启奏,仁熙帝有些奇怪,到底敛了怒气,知道自己盛怒之下,只怕要做出君臣决裂之事,便站了起来,往后头走去。
进了含元殿,李熙撑了起来,仁熙帝看到李熙那酷似皇弟的面容上透出青白,心头对谢玉衡的怒气又起,沉声道:“别起来,快躺下,御医说了你要好好静养,朕已经吩咐了外头,你暂时不回王府了,就且在宫里将养将养。”
一边在床边坐下,又道:“那不知好歹的谢玉衡,朕定会严惩,你切安心将养,朕再为你挑个温柔敦厚的,那清微教的女徒弟,都是些不知何为女德的,不娶也罢。”
李熙愣了楞,缓缓说出斟酌已久的话:“皇伯伯为了侄儿,已是考虑得够周到,只是侄儿身子不争气,朝不保夕,实也不该再耽误别人家的女儿,谢相,国之栋梁,皇上的肱骨之臣,侄儿何忍皇伯伯为了侄儿,使君臣间生了嫌隙,误了朝廷大事?”
仁熙帝替李熙掖了掖被子,说道:“她抗旨不尊,朕不过是让她幽禁于家中,未罪及家人,谢祐难道当真不知好歹,敢非议君上?”
李熙微微笑道:“那谢相之女,走的是高祖孝烈皇后的义绝桥�
谢祐进了书房,毫不犹豫地又跪下了,头触地板不敢抬头,沉声道,“臣教女不严,罪当万死。”
仁熙帝皱了眉,沉声道,“爱卿何至于此,彭中还不扶起他来,赐座。”
谢祐只叩头不起,他在仁熙帝太子之时就与之交好,如何不知仁熙帝这越是生气,越是要和气的个性。
仁熙帝淡淡道:“爱卿国之栋梁,忙于政事,想是疏忽了家中孩儿,听说令嫒生了癔症,因此言行失当,到底是未来的晋王妃,朕让御医诊治诊治,兴许能治好也未可知。”
谢祐身上出了一身冷汗,心知女儿已经触怒了天威,如今皇帝金口玉言说她得了癔症,则她这一辈子就休想再嫁人,也不可能再嫁晋王,只有关在家里,而这罪未及家人,已是皇帝看在自己面上宽厚了,然而女儿是他心头的肉,如何能割舍!
他咬了牙,接连叩头,御座前金砖被他叩的砰砰作响:“是臣管束无当,治家不严,臣有负皇恩,无颜再立身于朝堂,不敢忝居相位,还请圣上容臣辞官回乡!”他情愿辞了相位,回乡做个田舍翁,也不肯让女儿受这生不如死的委屈!
仁熙帝怒极反笑,谢祐文武双全,乃是一等一的社稷之才,他登基不过十数年,君臣同心,居然退了北蛮,平了内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兵归甲库,马放南山,如今这海晏河清,万民乐业的大好局面,不得不说谢祐占了极大的功劳,正为此,他女儿不知好歹的抗旨之事,他虽怒极,却也不肯问罪于他,只打算拿个癔症的借口,处置了那狂妄无知的女子便罢了,可谢祐居然反而以辞官回乡来威胁于他!
如今田亩改制,吏治大变,不过施行了数年,正是关键时刻,方见到些好处,若是相位上换了人,如何能确保君臣一心,顺利施行?更何况这百官中,又有哪一个有谢祐之能?他于相位十数年,一直虚怀若谷,不骄不躁,从未恃宠而骄于君前,今日不过是处置他那不知所谓的女儿,居然如此不知进退!
下头谢祐仍在叩头,额头已经青紫一片,流出鲜血,仁熙帝面上笑容不变,心头却已怒极,他便是赐死那无知妄女,谢祐又能如何?
他杀意正盛,后头却有个小太监在帐子后张了张,彭中见状过去问了问,回来对仁熙帝低声启奏,仁熙帝有些奇怪,到底敛了怒气,知道自己盛怒之下,只怕要做出君臣决裂之事,便站了起来,往后头走去。
进了含元殿,李熙撑了起来,仁熙帝看到李熙那酷似皇弟的面容上透出青白,心头对谢玉衡的怒气又起,沉声道:“别起来,快躺下,御医说了你要好好静养,朕已经吩咐了外头,你暂时不回王府了,就且在宫里将养将养。”
一边在床边坐下,又道:“那不知好歹的谢玉衡,朕定会严惩,你切安心将养,朕再为你挑个温柔敦厚的,那清微教的女徒弟,都是些不知何为女德的,不娶也罢。”
李熙愣了楞,缓缓说出斟酌已久的话:“皇伯伯为了侄儿,已是考虑得够周到,只是侄儿身子不争气,朝不保夕,实也不该再耽误别人家的女儿,谢相,国之栋梁,皇上的肱骨之臣,侄儿何忍皇伯伯为了侄儿,使君臣间生了嫌隙,误了朝廷大事?”
仁熙帝替李熙掖了掖被子,说道:“她抗旨不尊,朕不过是让她幽禁于家中,未罪及家人,谢祐难道当真不知好歹,敢非议君上?”
李熙微微笑道:“那谢相之女,走的是高祖孝烈皇后的义绝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