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坊市里热闹非凡,李朝国富兵强,又开丝绸之路,与番邦互市。上元节万朝来贺,西市里住的都是番邦来的使臣。熙熙攘攘的人群,眼花缭乱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周乐言一马当先,牵着李如意穿过人海到了九曲坊。老远就能看见一群人围着那景台。

  她一眼望过去表演还未开始,立马放了心。头一回带阿意出来玩,可不能让她白来一趟。

  往常候在她身边的侍女月牙,站在“西客来”客栈前伸长了脖子左右探着,看见了她们立刻上前迎道:“小郎君安好,奴婢已备好厢房,郎君们楼上请。”

  瞧瞧,范阳卢氏家的公子还没一个小娘子的婢子有眼色,这一声小郎君喊得李如意浑身舒坦,“赏!”

  月牙得赏眼睛笑得真如月牙一般形状。

  进了客栈二楼厢房,阿大阿二守在厢房门口,推开窗,正好俯览景台,表演尚未开始,秋雅姑姑立刻上去为两位小娘子煮茶。

  李如意从小到大还没有来过客栈,她端坐在桌塌旁,脊背挺得笔直,正细细地打量这间厢房。

  周乐言却一把抓住秋雅姑姑的手,嘿嘿一笑。秋雅姑姑看她那坏样就知道她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她也不撒手,嘴里夸道:“姑姑您好不容易出一回宫,您歇着,今日不用您来伺候。来来来,月牙,将我带的秋月白拿出来给公主倒上。”

  秋雅姑姑怒道:“胡闹,公主千金之躯,出宫在外,只带了两个侍卫,哪能饮酒!若出了事,谁担得起。”

  李如意难得出来一次,这秋月白是周乐言特意为她准备,况且她以往在宫内吃酒,千杯不醉,哪里会担心吃醉了酒。她不在意道:“姑姑无妨,吃不醉的,只吃两三杯,哪里会出事。”

  公主做的决定哪怕圣人来也劝不动的,秋雅姑姑只能咬牙退下,狠狠地瞪了周乐言一眼。周乐言哪憷这个,她阿娘的眼神跟刀子似的扎在她身上,她也毫无畏惧,秋雅姑姑这眼神和挠痒痒似的。只乐呵呵地给如意倒酒。

  斟满一杯,李如意端起酒杯浅尝一口后一饮而尽,嘴里还有这秋月白的余味,细细的回味着。吃了好酒,颇为愉悦,眼睛眯起像一只偷了腥的猫儿。周乐言不用问,看这样子就知道公主爱得很。

  “这壶秋月白可和市面上的秋月白可不一样,嘿嘿,这可是清河崔氏崔甫亲手酿的酒!啧啧啧,我大哥前些日里亲接崔甫入金陵,崔甫第二天便派人来送了这酒。就一壶,我大哥宝贝的和什么似的,前年得的房公字帖都没这酒藏得严实。费我好大一番功夫。”不等李如意相问,周乐言便把这酒的来历一一道来。

  清河崔氏,李如意如何能不知道。时下皇族威重,但世家大族亦是地位尊崇。陇西、赵郡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五姓七族,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清河崔氏更是被人称道:“天下第一豪门,北方豪族之首。”

  李如意自五岁起便是由崔相亲自教导,在崔相手下讨生活。崔相是个儒雅的中年俊大叔。虽然位及宰相,位高权重,人也颇严肃。但架不住那相貌好,圣人为公主挑老师时,小如意一眼就看中了他,小手一指,就定下了下来。

  要说如意聪明,那确实是聪明得很,但五岁的女娃娃,众星捧月地娇养着长大,哪里肯耐着性子学什么四书五经。

  崔相崔琰乃清河崔氏这一辈最拔尖的人才,底下子侄辈的小子不听话的见得多了,自有一番手段能让小如意乖乖在他手底下老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