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太极!
��无论是北路大军或者南路大军,给他们造成重大损失的,都是这个玄甲军!然后再观看他的成长性,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祸根给铲除掉!

  只是,真的有兵可调吗?皇太极开始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中……不过皇太极毕竟是皇太极,这样长考之后,最终决定,要给予多尔衮最大的支持!

  决定之后,皇太极接着就是一招手,叫来了他的贴身大臣,噶布什贤噶喇昂邦,吴拜(十六大臣之一,也就是噶布什贤超哈营的头领,而所谓的噶布什贤超哈营,就是从白甲兵中再精选出来的,属于皇太极的御林军),

  接着皇太极就是说道:“传朕的旨意,去朕的两黄旗中调四个甲喇出来(一个甲嘞一千五百人),再去蒙古八旗中调四个甲喇,朝鲜仆从军中调三千人,这样凑成一万五千人,号称三万,出关去支援睿亲王作战吧。”

  “什么?”吴拜听了却是大吃一惊,连声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如今我大军出征在外,国内兵力本来就不足,这要是再调走这么多兵力,我大清国内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呢?”

  “哎——”皇太极就是叹了一口气,吴拜所说的他又何尝不知道!毕竟他这段时间以来,接到了十几起关于明军敌寇的报告,也就是什么自称海上游击队和敌后武工队的贼寇!这些明贼到处烧杀抢掠,还攻破了十几个堡寨,令他头疼无比的,可是,还能怎么办呢?

  吴拜既然亲领噶布什贤超哈营,自然是他的心腹,所以皇太极干脆就把多尔衮送来的那份密信,递给吴拜观看,而等到吴拜看过之后,那才是真的大吃一惊……此次战局居然恶化如此?难道明国那只小白兔,变成了一头大老虎吗?既然这样的话,看来还真的需要调兵增援了!

  只是虽然这样,吴拜想了想之后,还是有所担心:“皇上啊,既然这样的话,国内我们倒还可以坚持一下,只是继续抽调蒙古八旗的人马,这个妥当吗?本来这次对明国作战,蒙古几位王爷就已经派出2万人马参战的,并且现在也已经伤亡惨重,这要是继续抽调他们的兵马,恐怕会有所怨言啊……”

  “是吗?”皇太极的眼中却是射出了两道寒光:“呵呵,这就由不得他们了!之前明国懦弱,他们随同我大军征战,吃酒喝肉的时候,怎么没听见他们抱怨呢!而现在受到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怯弱避战了吗!你就吩咐下去,就由我两黄旗勇士看着他们,必须要派出兵马的!”

  “是!”看见皇太极主意已定,吴拜也只能不再多说,虽然这样一来,这些蒙古八旗的旗主们心里肯定会有怨言,乃至更进一步的话,会和我大清国离德离心,只是现在形势堪忧,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而等到吴拜下去之后,皇太极鼻子里却轻轻哼了一声:“上了我的船,现在可就别想下来了!”甚至他这么做,还有一层用意……对于这个蒙古八旗的盟友,他一向是既使用又提防的(防止尾大不掉),所以现在明摆着前去增援,会伤亡很大,所以必须要拉着这位盟友一起去啊……

  而除此之外,皇太极觉得多尔衮的作战策略,还可以有所改变……既然这个玄甲军这么能打,那么可不可以收买他呢?毕竟我大清立国以来,投降过来的汉人还少吗?

  于是这样想着,皇太极就开始给多尔衮斟酌起回复,而他在回复中是这样说的:“征战之道,不应一味用强!睿亲王吾弟(写到这里的时候,莫名想起了后世的蒋校长,他在写给胡宗/南的信中,同样称呼为‘宗南吾弟’尽显枭雄之手段)”

  “下次再看见玄甲军主帅杨山芦,你可以这样告诉他,明国已经日暮西山,而我大清求贤若渴!只要他愿意归顺,朕保证他可以封王!并且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