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太极!
/>
辽东,盛京。
盛京原来是大明的沈阳,崇祯七年被后金攻占后,这里就作为了大清国的伪都,并修建了不错的皇宫,皇太极就在这里登基称帝。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皇太极这个人物还是相当厉害,有谋略,和他的老爹努尔哈赤相比,他调整了对于汉人的政策,不再大肆屠杀,而是相对柔和许多,从某个方面来说,缓和了国内的民族矛盾,让辽人的起义不再变得那么频繁。
又例如他重视农耕,他称帝后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确立下来,他规定地里庄稼不准偷损,母猪,母牛不许杀,并且几乎每年都把督促耕种作为重要活动,满清入关前一般不缺粮食,和他的这种努力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皇太极还改进了国家的机构设置,后金时代是没有监察机关的,皇太极登基后就成立了都察院,监察百官,进一步加强了对于整个大清国的控制,除此之外,在他统治期间,满清的铸造工艺水平也有所提高,例如盛京城中著名的实胜寺,就有一口重达千斤的大钟,显示了冶铸业的发达。
不过就算这样,此时在皇宫内,这位被后世满遗鼓吹为千年一出圣宗的皇太极,心情却是很不好的……因为从今年开始的这场特大旱灾,不仅对于大明,对于满清来说,同样是一场大灾难!草原退化,牲畜掉膘乃至不断死亡……
所以皇太极在面临这种困局之下,他又按照惯例打起了身边那个老大帝国的主意……派出10万大军前去薅羊毛!反正这已经成为了这几年来的常态……吃穿不够,就去明国抢上一把!
只是,以往的数次入关,都是满载而归,可是这一次呢,派了重兵入关,得到的消息却是不太好的……北路大军居然一上来就吃了一个大败仗!不仅被消灭万余勇士,就连堂堂的贝勒爷都被人家生擒活捉了!(也就是杜度,还是老奴的长子长孙)
所以等到皇太极收到这个战报之后,气的都是当场掀了桌子……混蛋!什么时候我大清居然会吃这样大的败仗了!这都是和明国交手以来,近二十年都从未有过的!
只是在暴怒之后,皇太极却还是只能平静下来,进而把希望寄托在南路大军上面!毕竟那里的领兵大将,可是他的亲兄弟多尔衮!虽然他这个兄弟因为才能出众,都对他这个皇位产生威胁的!不过眼下既然是在对付明军方面,他倒是希望他这个睿亲王兄弟,能够斩获大捷的!
只是,等到皇太极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南路大军的战报之后,也就是多尔衮的亲笔信,却是嗓子一甜,直接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皇太极的身体也不太好,在原本的历史中四年后就死了,享年只有五十一岁)
因为这上面写的内容实在是令他太过惊骇……甚至要不是送信的信使是如假包换的满人,信上还盖着多尔衮的亲王大印,他都要怀疑这是不是明军使的奸计了!
只见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南路大军入关之后,同样是损失惨重!5万大军战到现在,只剩下了2万都不到了!因为要突出消灭玄甲军的重要性,所以多尔衮不敢有丝毫隐瞒,只能把实情全部告知。
可是这样的实情,却是让皇太极痛彻心扉的……天哪,他寄予厚望的睿亲王,却是败得还要惨!整整3万大清勇士就这样没了吗?要知道我大清国一共才有多少勇士,可是现在呢?整整三万勇士就这样没了?
如果再加上北路大军损失的1万人,这次入关的10万大军,都差不多战死一半了呀……这种巨大的损失……
不过正因为损失如此巨大,所以多尔衮在信中反复强调的一点,皇太极还是认同的……那就�
盛京原来是大明的沈阳,崇祯七年被后金攻占后,这里就作为了大清国的伪都,并修建了不错的皇宫,皇太极就在这里登基称帝。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皇太极这个人物还是相当厉害,有谋略,和他的老爹努尔哈赤相比,他调整了对于汉人的政策,不再大肆屠杀,而是相对柔和许多,从某个方面来说,缓和了国内的民族矛盾,让辽人的起义不再变得那么频繁。
又例如他重视农耕,他称帝后把保护土地牲畜作为法典确立下来,他规定地里庄稼不准偷损,母猪,母牛不许杀,并且几乎每年都把督促耕种作为重要活动,满清入关前一般不缺粮食,和他的这种努力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皇太极还改进了国家的机构设置,后金时代是没有监察机关的,皇太极登基后就成立了都察院,监察百官,进一步加强了对于整个大清国的控制,除此之外,在他统治期间,满清的铸造工艺水平也有所提高,例如盛京城中著名的实胜寺,就有一口重达千斤的大钟,显示了冶铸业的发达。
不过就算这样,此时在皇宫内,这位被后世满遗鼓吹为千年一出圣宗的皇太极,心情却是很不好的……因为从今年开始的这场特大旱灾,不仅对于大明,对于满清来说,同样是一场大灾难!草原退化,牲畜掉膘乃至不断死亡……
所以皇太极在面临这种困局之下,他又按照惯例打起了身边那个老大帝国的主意……派出10万大军前去薅羊毛!反正这已经成为了这几年来的常态……吃穿不够,就去明国抢上一把!
只是,以往的数次入关,都是满载而归,可是这一次呢,派了重兵入关,得到的消息却是不太好的……北路大军居然一上来就吃了一个大败仗!不仅被消灭万余勇士,就连堂堂的贝勒爷都被人家生擒活捉了!(也就是杜度,还是老奴的长子长孙)
所以等到皇太极收到这个战报之后,气的都是当场掀了桌子……混蛋!什么时候我大清居然会吃这样大的败仗了!这都是和明国交手以来,近二十年都从未有过的!
只是在暴怒之后,皇太极却还是只能平静下来,进而把希望寄托在南路大军上面!毕竟那里的领兵大将,可是他的亲兄弟多尔衮!虽然他这个兄弟因为才能出众,都对他这个皇位产生威胁的!不过眼下既然是在对付明军方面,他倒是希望他这个睿亲王兄弟,能够斩获大捷的!
只是,等到皇太极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南路大军的战报之后,也就是多尔衮的亲笔信,却是嗓子一甜,直接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皇太极的身体也不太好,在原本的历史中四年后就死了,享年只有五十一岁)
因为这上面写的内容实在是令他太过惊骇……甚至要不是送信的信使是如假包换的满人,信上还盖着多尔衮的亲王大印,他都要怀疑这是不是明军使的奸计了!
只见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南路大军入关之后,同样是损失惨重!5万大军战到现在,只剩下了2万都不到了!因为要突出消灭玄甲军的重要性,所以多尔衮不敢有丝毫隐瞒,只能把实情全部告知。
可是这样的实情,却是让皇太极痛彻心扉的……天哪,他寄予厚望的睿亲王,却是败得还要惨!整整3万大清勇士就这样没了吗?要知道我大清国一共才有多少勇士,可是现在呢?整整三万勇士就这样没了?
如果再加上北路大军损失的1万人,这次入关的10万大军,都差不多战死一半了呀……这种巨大的损失……
不过正因为损失如此巨大,所以多尔衮在信中反复强调的一点,皇太极还是认同的……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