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驰援定州!
�十年,哪容鞑虏如此猖狂,估计早就把鞑虏打回野人状态了。”

  而杨山芦听了却是笑了:“老大人放心,现在也还不晚……关键是要有一颗自强的心!”

  “好好好!”孙承宗听了更是欢喜,心道果然就和传言中一样,虽然年纪轻轻,却是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大明出了此等英杰,堪比戚少保的人物,那是天不绝我啊!

  而在众人交谈的时候,高阳的知县,包括那些乡绅们,都是在一旁敬畏的看着,孙承宗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当地的一块招牌,都是引以为荣的!

  这样热闹一番,劳军完毕,孙承宗正想告辞的时候,卢象升却是把他拉到了一边,和他说起了朝廷要重新启用他的消息……因为高阳城之前被清军围困,孙承宗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呢。

  不得不说孙承宗果然是忠心爱国的,都已经76岁的高龄了,依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到卢象升说完之后,都没有丝毫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而且他指挥的还是以前的老部队,心里也有底。

  这样和孙承宗谈好之后,卢象升就和孙承宗直接来到了中军大营,接着宣读了圣旨之后,孙承宗也就欣然接受,接着就是场上众将,一起拜见新任的监军大人了。

  而且无论是哪位将领,对于孙承宗出任监军,都是非常佩服的,毕竟孙承宗的名望在那里摆着呢,不服不行。

  包括作为行营主帅的卢象升,同样也是如此,甚至他还觉得,这次朝廷算是办了一件大好事,以孙承宗的军事才华,和那位只知道逃跑的高起潜相比起来,那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接着等到两人并排高居帅案之后,接着就开始进入议事日程,毕竟此刻军情如火啊……

  在原本的历史中,从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清军所向无敌,一路攻城破寨,连续攻陷定州、高阳、衡水、武邑、枣强、鸡泽、文安、霸州、威县、平乡、阜城、南和、沙河、元氏、赞皇、临城、高邑、献县等十八城,百姓死伤无数,大明损失惨重。

  所以就算现在这样,已经把高阳之敌全歼,可是附近其他的州城,就好比定州、衡水、武邑等州县,依然处于鞑虏的兵锋威胁,晚去一天就有数万百姓遭殃的,形势非常紧迫。

  接着这时已经有周边的一张地图挂了出来,得益于杨山芦早就布局于此,派出了精锐的特种营潜入,所以已经绘制成了一张清晰的地图,并且把各处的清军数目都标注出来,以供主帅参考。

  所以这个时候,卢象升已经是恭敬地说道“老大人你看,根据哨探打探到的情报,附近定州、衡水、武邑等州县都在受到鞑子的围困,你看我军应该先救援哪处为妥呢?”

  孙承宗和卢象升一样,属于文人中的异类,都是非常知兵的。

  所以他在看过地图,思考了一下之后,就已经欣然说道:“既然卢督如此抬爱,老夫就发表一下看法,照我看今天我军在高阳城大获全胜,鞑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军就宜兵贵神速,直接去解救离高阳城最近的定州。”

  “根据探报,围困定州的东虏不过是三千之众,其中一半还是蒙古八旗的,实力更弱,所以我五万大军一旦到达,必能像拍苍蝇似的把他解决掉!而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定州之围,又能再打一个大胜仗!这样哪怕以后和鞑虏展开决战,也能多一分把握。”

  毕竟这也是很明显的,特种营就算消息封锁的再好,等到高阳,定州连续二大股鞑子被歼,多尔衮也该反应过来了,等到各地分散的清军汇集一处,大家五万对五万的话,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