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驰援定州!
��,接着就有一个亲卫满面笑容的进入帐来,说道:“禀报督臣,三朝元老孙承宗老大人兼高阳知县,率领城内一干乡绅百姓,挑着猪羊牛酒劳军来了。”
卢象升听了就是点头微笑,而大帐内其他各将,更是人人脸上带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就像一个老人似的已经风烛残年,所以官军也是良莠不齐,历来百姓见了官军大多是转身就逃的,可是现在呢,居然还有主动前来劳军的?这种转变……
而且听见连三朝帝师孙承宗都来了,白广恩等人更是激动,这次拼了命都要解救高阳,也有这个因素在内啊……
所以当下,众将就随同卢象升一起,前去迎接。
出了大帐后,就看见对面走来数十乡绅,敲锣打鼓的,而为首的一个老人,正是孙承宗。
孙承宗可是明末著名的大臣,而且为人刚正兼有谋略,想想看,当初魏忠贤权倾朝野的时候,那有多大的威风!可是唯一惧怕的就是孙承宗!甚至可以说当初木匠皇帝的江山没有改朝换代,孙承宗居功至伟。
所以看见这样一位名人出现,杨山芦也是细细打量,而这一看之后,杨山芦就放心了,那就是孙承宗的身体非常好,要知道孙承宗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可是看上去脸色红润,腿脚轻便,看着就像是六十多岁似的,果然是廉颇未老啊!
而这个时候,在卢象升已经执晚辈之礼见过孙承宗后,白广恩等关宁军将领也全都迎了上去,甚至都一一跪倒磕头的……要知道大明之所以会有关宁军,其实就是孙承宗一手打造的,从创始初的物资粮饷,到人员匹配,都是孙承宗一手包办,所以这种感情……
而孙承宗对这些将官也有感情,毕竟这会清军已经开始围困高阳,这要不是白广恩等人誓死搏杀,恐怕这条老命都要交待了,所以孙承宗对他们,也都是好言安慰的。
而杨山芦见了这一幕,就是更加欢喜了,感觉之前决定的正确,以关宁军的创始人,来统辖关宁军,再加上孙承宗的一身正气和爱国情操,那是毋庸置疑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城破后,一家四十余口,连同他的儿子孙钥、孙轸等无一投降,全部战死,气节感动天地),所以让这样的人来取代高起潜,是不是算得上是一记妙手呢?
而这个时候,孙承宗在和白广恩等人述说过离别之情后,就已经向杨山芦这边走了过来,并且高声道:“呵呵,哪位是镇国将军杨山芦?老夫今天要亲自见一见!”
“不敢不敢,末将就是。”杨山芦就是连忙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而孙承宗上下打量他一下之后,已经是连声赞叹道:“果然是少年英雄,不愧是皇上亲口加封的镇国将军!我泱泱中华,终于又出了一个戚少保啊!”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孙承宗就在刚才,已经知道了涿州大捷的事情,斩首一万级,这是何等的丰功伟业啊!然后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关宁军将领都变得如此敢战了,这就是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啊……而这样的转变,又如何不让孙承宗欢喜呢?
倒是杨山芦,就是很谦虚的说道:“老大人谬赞了,其实老大人才是丰功伟绩啊,想当年主持修建宁锦防线,让鞑子几十年不越雷池一步,这才是于国有大功啊!”
“哈哈!”听见杨山芦提到了他平生最得意的事情,干练如孙承宗,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就是搔到了他的痒处了。
甚至孙承宗还很是遗憾的说道:“可惜啊可惜,要是镇国将军你早生�
卢象升听了就是点头微笑,而大帐内其他各将,更是人人脸上带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就像一个老人似的已经风烛残年,所以官军也是良莠不齐,历来百姓见了官军大多是转身就逃的,可是现在呢,居然还有主动前来劳军的?这种转变……
而且听见连三朝帝师孙承宗都来了,白广恩等人更是激动,这次拼了命都要解救高阳,也有这个因素在内啊……
所以当下,众将就随同卢象升一起,前去迎接。
出了大帐后,就看见对面走来数十乡绅,敲锣打鼓的,而为首的一个老人,正是孙承宗。
孙承宗可是明末著名的大臣,而且为人刚正兼有谋略,想想看,当初魏忠贤权倾朝野的时候,那有多大的威风!可是唯一惧怕的就是孙承宗!甚至可以说当初木匠皇帝的江山没有改朝换代,孙承宗居功至伟。
所以看见这样一位名人出现,杨山芦也是细细打量,而这一看之后,杨山芦就放心了,那就是孙承宗的身体非常好,要知道孙承宗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可是看上去脸色红润,腿脚轻便,看着就像是六十多岁似的,果然是廉颇未老啊!
而这个时候,在卢象升已经执晚辈之礼见过孙承宗后,白广恩等关宁军将领也全都迎了上去,甚至都一一跪倒磕头的……要知道大明之所以会有关宁军,其实就是孙承宗一手打造的,从创始初的物资粮饷,到人员匹配,都是孙承宗一手包办,所以这种感情……
而孙承宗对这些将官也有感情,毕竟这会清军已经开始围困高阳,这要不是白广恩等人誓死搏杀,恐怕这条老命都要交待了,所以孙承宗对他们,也都是好言安慰的。
而杨山芦见了这一幕,就是更加欢喜了,感觉之前决定的正确,以关宁军的创始人,来统辖关宁军,再加上孙承宗的一身正气和爱国情操,那是毋庸置疑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城破后,一家四十余口,连同他的儿子孙钥、孙轸等无一投降,全部战死,气节感动天地),所以让这样的人来取代高起潜,是不是算得上是一记妙手呢?
而这个时候,孙承宗在和白广恩等人述说过离别之情后,就已经向杨山芦这边走了过来,并且高声道:“呵呵,哪位是镇国将军杨山芦?老夫今天要亲自见一见!”
“不敢不敢,末将就是。”杨山芦就是连忙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而孙承宗上下打量他一下之后,已经是连声赞叹道:“果然是少年英雄,不愧是皇上亲口加封的镇国将军!我泱泱中华,终于又出了一个戚少保啊!”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孙承宗就在刚才,已经知道了涿州大捷的事情,斩首一万级,这是何等的丰功伟业啊!然后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关宁军将领都变得如此敢战了,这就是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啊……而这样的转变,又如何不让孙承宗欢喜呢?
倒是杨山芦,就是很谦虚的说道:“老大人谬赞了,其实老大人才是丰功伟绩啊,想当年主持修建宁锦防线,让鞑子几十年不越雷池一步,这才是于国有大功啊!”
“哈哈!”听见杨山芦提到了他平生最得意的事情,干练如孙承宗,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就是搔到了他的痒处了。
甚至孙承宗还很是遗憾的说道:“可惜啊可惜,要是镇国将军你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