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笑里藏刀刀见笑 神来亮剑剑惊神(下)
�这一点,历史上是有直接证据的。

  史记在介绍黄帝疆界的时候曾说:东至于海,登丸山。颜师古注丸山在朱虚,《适地志》认为丸山既青州朱虚古县丹山,属今f。可见黄帝时期f临海。

  史记又这样介绍颛顼时期的疆界:东至蟠木。蟠木,既是植物名,又是岛名。《封建考》曰,蟠木,又名扶桑。上古扶桑,今之山东,有大羿采扶桑木为弓一说,故又名穷桑。蟠木,既蟠桃盛地,在今之沂蒙。根据海侵图我们可以看出,沂蒙山当时的确应为海岛。

  史记在记

  载帝舜疆界时说:东长,鸟夷。长夷,其实是指当时海滨诸部,包括后来的商地。鸟夷,又通岛夷,指的是当时山东诸岛。禹贡所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一也。

  之前我们说匈奴鲜卑敬尧舜,因此他们对关外人一直惯称岛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魏书中,南朝被北魏称为岛夷。

  因此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与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这两则记载并不冲突。少昊字青阳,所谓少昊之民,青丘之民,夷人也。

  无论是史记,竹书还是礼记,黄帝之后的世系都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

  少昊从来都不是中原帝系,而是东夷十日部落之主,又与蚩尤毗邻…

  显然,逐鹿之战与羿灭十日之战都是黄帝部落与东夷部落战争的真实文化缩影。

  其实中原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对抗,从黄帝蚩尤时期,历经尧时期一直到夏朝亡国,甚至商朝前期一直存在。

  我们必须在不同的时段将两条线剥离开。

  比如说,关于帝挚与帝俊。为何他们与少昊一样,书史称帝,却始终很难与黄帝世系对应?

  因为帝挚,继承的是少昊衣钵,在帝喾时期被击败。

  少昊是一个部落称号,从蚩尤时期延续到帝喾时期,所谓少昊名挚只是帝喾时期那个少昊的名字。

  颛顼并不是少昊之子,帝挚也不是帝喾之子。帝挚少昊属东夷一族,颛顼帝喾数黄帝一族,帝喾东征,灭挚。

  这一点《史记》的记载有些偏差,该书关于帝喾史料过简,无法自洽。如果我们参考《竹书》补足,就可以看到,帝喾东征指的就是帝喾十六年重灭有郐。帝喾在四十五年锡唐侯,就是已经选定了继承人,而不应如史记一般帝喾死后挚先继位,帝尧再夺挚。

  重灭有郐,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暗示。重既句芒,是少昊部落之一,东夷族。但是他被黄帝世系封为春正,主东方。说明重曾经投靠中原部落,作为中原部落的代理人入主东方。

  而他攻灭帝挚后的另一个称号,很可能就是帝俊。

  帝俊,一直是上古谱系中的一个bug,你把他放在哪边都不合适。

  帝俊有一个妻子是娥皇,姚姓。这个名字很熟悉对吧?对,就是帝舜的长妻,帝尧的女儿。而帝俊和帝舜又是认识的,帝舜就出生在帝俊领地三身国旁的从渊生活过。之前我们说过,帝舜的世袭有问题,父亲叫瞎老头,爷爷叫桥头牛,太爷爷叫句望,和句芒还有点音似。所以帝舜很有可能就是帝俊部落的养子,十分受宠,甚至被赐了一个妾,而帝尧作了个顺水人情又嫁了个妹妹给帝舜。这种事情在上古,并不算荒唐。

  但帝俊肯定不是帝舜,他们都是尧时代的人,只是差了一辈。帝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