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圈里圈外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俨然是一个书籍的梦幻王国。

  童话造型的木质书架几乎覆盖了整一层楼的所有墙壁,上面有序得摆满各类书本,还有可移动的阶梯通往高处拿到顶层的书。

  这里装饰的元素多是栩栩如生的花花草草,悬挂着各式各样风格迥异有关书籍的海报以及体现知识和阅读价值的名言警句。

  金黄色灯光落下来的阴影恰到好处得把不同功能分区优雅地隔开:如新书摆放区,阅读区,支付区。

  尽管到处都贴着“安静阅读,请勿打扰他人”的提示,但是人太多了难免吵闹,空气中始终浮着一层轻微的杂音。

  放眼望去,阅读区黑压压得满是人。

  学生为主,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有。

  坦白说,最冷清最不讨喜的就是功能型的学科用书区域了,基本上人来了目标明确要买走就直接拎走了。

  最受欢迎的,是课外读本。

  这场景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比起捧着厚重的世界名着、科幻读本、历史传记、散文读物或故事小说在读的同学来说;

  更多的还是抱着漫画杂志这种轻松读物,偶尔窃窃私语,偶尔嗤嗤地笑,分享交流旁若无人。

  估计很多父母亲都是很愿意把孩子送来这里免费阅读的。

  只是这些孩子究竟读了些什么,有没有收获阳光,有没有插上翅膀,有没有汲取营养那就真是天知道了。

  花寂刚一进门还不太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她的心里有点发怵,想如果早一点通知舒语和自己作伴该多好。

  特别是忽然降落到这样的地方,她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起,又从哪里开始读。

  读书,需要时间细细品味,思考与作者的共鸣,那些读过的句子和思想才会潜移默化得植入读书人的气质与灵魂里;

  如果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又抱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心态,那就可能会失了阅读的真意,容易患得患失。

  通常选择得多了,就宛如没有选择。

  只见花寂拿起这本,只匆匆翻了一两页,就忍不住在心里评判有没有读下去的必要,又觉得旁边这本看上去似乎也是好的,值得一试,如是再三,大多囫囵吞枣,因此毫无头绪的花寂没有目的,在书堆里旋转,这耗费了她很多时间。

  时间分分秒秒就此过去,花寂竟有些心慌,好不容易盼来的机会,只是虚度不成?

  正踌躇间,她的肩膀被人轻拍了一下,吓得一激灵,原来是熟人,小学同学杨露。

  尽管杨露的声音自觉压低了,但听上去依然清脆活泼,富有朝气。

  “嗨,果然是你呢。好久不见了。”

  花寂心里热了几分,遇见熟人让她少了些许孤单的体会,但是自从杨露和白星怿他们转学以后,都再也没有什么往来了,何况花寂的心态际遇已经今非昔比变化得多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心里又冷了下去,怕不知如何接话生出尴尬。

  杨露倒没有在意到这些,她很自然地站在花寂旁边,一本一本梳理着面前书柜里的书,以确保花寂能听得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