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波又起
  一切都在流动。

  我们讲:“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会转。”

  就在那个花寂暂时去不了的彼岸里,有的人创造条件要提前到达,也有人费尽心思要中途出来。

  重点初中压力大,竞争也大,从里面转出来说明自身肯定是有问题的。

  最常见最容易理解的是复读生,需要换个环境来重新开始;

  还有一类,是在重点初中过于平庸得不到老师特别关注,所以转入更为平庸的地方的人,像矮子里面拔高个子、鹤立鸡群才能有更多的重视。

  一般后一类的家境都会很好,有经济基础才经得起各种折腾,往往也是这样背景的家庭,才会更在意老师是否在自己身上的投入了精力,因为孩子本身就是他们的小太阳,岂能允许被老师忽视。

  不知不觉,花寂他们这个普通初中的重点班里,陆陆续续已经插入了好几个来自重点初中的男同学女同学。

  他们仿佛都笼罩着一种光环,源自那个地方的光环。

  那个从初一入学起,就被家长和老师教育说要努力学习,跨过中考分数线要奔赴的地方,去了那里就代表着能把一条腿迈进心目中的大学。

  他们身上很多有趣的地方,新鲜的见闻,衬得这个班的同学像一蒸笼土包子一样笨得可爱。

  只要有一只眼发现转学生能一边听讲一边转笔;

  就会有很多眼睛跟着发现,那余光慢慢转移,变成单一地注视,你看那笔转的弧线多美丽,指法多潇洒。

  只要有一只手发痒开始学着转了,就会在全班各个角落响起“啪嗒啪嗒”掉笔的声音。

  连第一个转笔的转学生都没想到这场景,只觉得这在自己生活学习的圈子里这多么常见吖。

  数学老师每每听到,都会皱眉,然后把书往讲台一摆,停顿一秒不讲课,作为无声的抗议。

  好在这倒也不是很难得事情,转着转着,班上大多数人就学会了,还能变着花样转出别的精彩来。

  花寂学不来,而且这笔掉多了容易写不清字,一次两次后,她宁可克制手指的冲动,她可没有那么多钱去买又好看有好写的笔。

  另外,她更加感兴趣的内容,是听其中一个转学生沈伊依说的,在市中心某一条街上,开了一个和新华书店完全不同的书店,“开卷有益”。

  虽然花寂没有买过什么课外书,但是如果是学校硬性要求去买的材料书,家里省吃俭用也是会拿出来钱去买的。

  花寂去过新华书店,里面的人很严肃,高高在上,如果翻阅多了,就会过来指指点点意思是不能弄坏页脚影响出售。

  听说“开卷有益”完全不一样,除了正常的售卖之外,里面会有桌凳、小书灯、沙发、椅子,所有品类的书都会拆开一两本封皮,允许买书的客人在里面休息坐着试读,也不限制时长,即便是真的只看不买,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花寂想,要是有机会能去看看该多好。

  沈伊依是主动和花寂亲近的,聊很多关于“开卷有益”的事情。

  在花寂过生日的时候,还特意送了一个水晶摆件小花,那是花寂从来没有见过的漂亮东西。

  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