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国法何在?上
  虽然自己阻止与蒙古结盟,但既然事情已经定下了,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便要竭尽全力为大明争取最大的利益,对于这件事情也十分关注。

  坐在一旁的李国普轻声说道:“与蒙古结盟有利于辽东局势,皇上用心良苦,我等也万万不能怠慢,坏了朝廷的大事。”

  黄立极冷笑一声道:“李辅臣此话有何意?”

  李国普支持与蒙古结盟,这让黄立极心里面十分不舒服,此时听到李国普的话,像是在嘲讽自己一般。

  “黄阁老,本官绝无它意,你万万不能多想啊。”李国普脸色平淡的说道,他丝毫不惧黄立极。

  “李辅臣,你有无它意,心中明白,本官也不愿与你争吵。”

  李国普轻笑一声道:“下官才是不敢顶撞阁老啊。”

  看着两人斗嘴,袁崇焕也不插话,低头沉思,思绪早已飞往辽东。

  陕西这几日的天气极好,万里无云,金乌高挂。

  在长安城外,一行数十人走在农田小道之上。

  为首的一人正是新任的陕西巡抚李烁,宋明义也跟着他一同前来。

  宋明义屹立陕西政坛数十年,无论东林党当政,还是阉党得势,与他都毫无关系,他稳稳的做着布政使的职位,最大的依靠不是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而是陕西本地的地主与富商,这些人钱能通神,利用手中的钱财让宋明义一路高升。

  这次私访李烁带上宋明义,心中是有算计的。

  宋明义到府衙来找李烁,看到换好便装的李烁,心中奇怪,便问道:“抚台大人要去向何处,做此打扮。”

  “闲来无事,想下去看看农物生长如何?不如宋大人也与我一同前去。”虽然用着商量的口气,却透露出不容拒绝的威严。

  宋明义点了点头便说:“下官回去换身衣服。”

  “不用了,宋大人,实不相瞒,本官正等着你呢?这边已经备好了衣服,你换上,我们现在便出发。”李烁笑着开口说道。

  听完这些话,宋明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在府衙中穿好衣服,与李烁一同下去视察。

  这次私访,李烁的保密工作做的极好,带着八名锦衣卫与宋明义从府衙的后门出去,六名锦衣卫骑马,两位锦衣卫驾着两辆马车,李烁与宋明义坐上马车后,便出了城。

  宋明义心中搞不清楚李烁的用意,等到到了城外农田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抚台大人真是是来看农物的。

  看着眼前一望不到边际的农田,李烁笑着说道:“长势喜人啊,来年注定大丰收。”

  站在一旁的宋明义也笑着说道:“对啊,长势真是喜人?”

  “宋大人可曾来这里看过。”李烁随意的说道。

  “下官失职,从未到过这里。”

  李烁笑了笑道:“这不怪宋大人,宋大人乃承宣布政使,公务繁忙,抽不出身,也是人之常情。我看前面有个村庄,你我二人便去讨一口水来喝。”说完,便抬步朝前走去。

  忽然李烁想起了什么,转过头来对着跟随自己的六名锦衣卫道:“你们在这里呆着。”

  从京师来的一百名锦衣卫中有个百户长,名沈铁牛,长得如名字一般,孔武有力,脸上还有两道刀疤,让人生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