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问策上
�成纵横北方无人能当的局面,虽说有官逼民反之嫌,但若是大明朝将近八十万军队有强大的战斗力的话,即便出十个李自成,也绝对打不到京师,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所以整练三大营是第一步,而整治卫所却是第二步,第一步他交给了洪承畴,第二步他想让鼎鼎大名的袁督师操办,在这之前,袁崇焕的身份必须要变上一变,兵部尚书便是在合适不过。

  此时崔呈秀倒台,皇帝正是春风得意之时,黄立极当然不想在这个时候与皇帝闹矛盾,便顺着皇帝的话说:“袁崇焕大才,当然可以担任兵部尚书之职,臣相信,满朝文武都不会多说什么。”

  “要是所有人都与黄阁老这般明是非,朕无忧也。田尔耕,你要尽力协助冯英,调查清楚崔呈秀谋逆案,你放心好了,你的功劳,朕不会忘记,等过了这几日,朕必有赏赐。”

  整个早朝田尔耕都是无精打采的,昨晚一晚上没睡是一方面的原因,而另一方面还是为自己担忧,前途凶险未知。

  “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力协助冯尚书,办好差事。”田尔耕轻声说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对洪承畴说:“洪承畴,这几日兵部的事情你先负责,但三大营的整治刻不容缓,这次抓捕崔呈秀,你也是有大功劳的,朕不会忘记,你回身对曹文诏说,那十八万两白银,朕会一文不少的交到他手里,也好让你们对三大营将士有个交代,严法治军,从你与曹文诏做起,日后朕会看一看你们的成果,若那时候朕不满意,撤职降罪可不要怪朕无情。”

  “微臣明白,一定会转告与曹将军。”不知道为何,洪承畴觉得此时坐在龙榻之上的朱由检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帝王的威严让他有些不敢正视。

  “李烁你留下,其余人先退下吧。”

  “遵旨。”黄立极四人出了养心殿,殿中只剩下朱由检,王承恩与李烁三人。

  “李烁,朕看你胸中有些才略,想考一考你。”

  李烁思绪有些激动,但面容却没有半点变化。

  “微臣才薄,望皇上手下留情。”李烁谦恭的说道,可意思却有些狂傲,那便是皇上你放马来吧,微臣听着呢。

  “哈哈,如此自谦的话,朕听着为何觉得确实如此自大呢,君子恃才而骄,说的便是你啊。”朱由检笑了笑说道。

  “不敢。”

  “朕问你,想让国家长治久安,最需要的是什么?”

  “民心,民心所向,便能长治久安,国家昌盛。”

  “民心何来?”

  “吏治。”

  “为何这般说?”

  “地方官员代表着皇上与朝廷,若吏治腐败,官员贪婪,长此久往,民心向背。”李烁不慌不忙的说道。

  “如何才能让吏治清明?”朱由检又开口询问道。

  李烁听到后,赶忙跪下道:“皇上,微臣不敢回答皇上的这个问题?”

  “为何不敢答,朕恕你无罪,你起来,尽管说。”

  李烁起身后,犹豫再三,在朱由检的催促下,开口说道:“皇上可知道嘉靖年间的海瑞大人。”

  朱由检叹口气轻声说道:“若官员都像海公一般,我大明决计不会变成今日这副模样。”

  李烁心情有些激动,在加上是皇帝亲口询问,思绪紧张,故没有听出朱由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