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北向
琉球留给我们?我是准备跟着皇上走,他降了渤海,我也会降。至于你们,如果不愿意,可以自行离去。”
没有人走。
当年柴克宏曾经说,该打的总会打,该投降的肯定会投降。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金陵,已经竖起了大周的旗帜,城里已经准备迎接大周的皇帝进城了。
不愿意投降的,就是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大型的楼船,有先进的炮船,也有老百姓的小舢板。
“不愿意降周,那么我们就走大运河,为这些百姓打出一条路出来。”
李景达拔出了已经断了半截的宝剑,将剑锋指向了运河方向。
战鼓声很快就擂打起来。
“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杀。”
“杀出一条生路。”
这是南唐最后爆发的光芒,异常耀眼。
胡逗洲,一艘商船满帆背上。
李煜第一次见到了海王城,他却只能苦笑。因为这座城当初确实是渤海王建造,但是完成却是工部侍郎墨班子。而墨班子,早在战车团开到金陵城下的时候,就投降了。
现在的海王城,仍然是渤海的海军在管理。这两年江水水质变差,泥沙变多,胡逗洲的面积越来越大,都快与陆地连接起来了。
渤海海军的舰船,已经往南边去了。
但是黄海的沿海,还有海监船与渔政船在巡航。
这里不允许小船捕鱼,小舢板会被渤海没收,至于人,要么你加入渤海的大型渔船当船员,要么会被解押到高丽和倭国。如果你有家人,也会让你全家一起去。
李煜就看见一艘渔政船拖着几只小渔船,船上还蹲着大大小小的渔民,他们没有垂头丧气,还有几分“阴谋得逞”的喜悦。
“你放心,渤海现在为了人口,已经饥不择食了。”
老周宗从一上船就开始晕船,皮包苦头的身体,生命之火就好像随时都会熄灭的样子。
只有在两个外孙趴在他腿上的时候,脸上才露出笑容。
李仲寓六岁,李仲宣三岁。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完全不知道父母的忧愁。
“所以只要投奔渤海,他们都会接收。你不用担心你的子民。”
李煜不信:“不是说想进渤海,是需要考得吗?”
周宗道:“那是渤海郡需要考,将来带方、乐浪和东丹郡可能也都要考。”
“为什么?”
“因为猛兽横行,只有强者才能抚育万物,维护天地大阵。弱者就算是到了安全区,也很难保证能平安活下来。”
老周宗抚摸着两个外孙的小手:“所以渤海王只接孩子,多小的孩子他都要,然后倾尽举国之力培养成才,我的两个小孙孙都会成为栋梁之才的。”
李煜觉得这完全超出了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难道大唐打探到的消息都是假的?
“渤海王能够容得下我?”
周宗一笑:“能不能容得下,那要看你。渤海王能够容得下很多人,比如学问上的仇敌孙睿永,当年辽主刘贤也是细心教导。与大周太子柴�
没有人走。
当年柴克宏曾经说,该打的总会打,该投降的肯定会投降。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金陵,已经竖起了大周的旗帜,城里已经准备迎接大周的皇帝进城了。
不愿意投降的,就是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大型的楼船,有先进的炮船,也有老百姓的小舢板。
“不愿意降周,那么我们就走大运河,为这些百姓打出一条路出来。”
李景达拔出了已经断了半截的宝剑,将剑锋指向了运河方向。
战鼓声很快就擂打起来。
“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杀。”
“杀出一条生路。”
这是南唐最后爆发的光芒,异常耀眼。
胡逗洲,一艘商船满帆背上。
李煜第一次见到了海王城,他却只能苦笑。因为这座城当初确实是渤海王建造,但是完成却是工部侍郎墨班子。而墨班子,早在战车团开到金陵城下的时候,就投降了。
现在的海王城,仍然是渤海的海军在管理。这两年江水水质变差,泥沙变多,胡逗洲的面积越来越大,都快与陆地连接起来了。
渤海海军的舰船,已经往南边去了。
但是黄海的沿海,还有海监船与渔政船在巡航。
这里不允许小船捕鱼,小舢板会被渤海没收,至于人,要么你加入渤海的大型渔船当船员,要么会被解押到高丽和倭国。如果你有家人,也会让你全家一起去。
李煜就看见一艘渔政船拖着几只小渔船,船上还蹲着大大小小的渔民,他们没有垂头丧气,还有几分“阴谋得逞”的喜悦。
“你放心,渤海现在为了人口,已经饥不择食了。”
老周宗从一上船就开始晕船,皮包苦头的身体,生命之火就好像随时都会熄灭的样子。
只有在两个外孙趴在他腿上的时候,脸上才露出笑容。
李仲寓六岁,李仲宣三岁。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完全不知道父母的忧愁。
“所以只要投奔渤海,他们都会接收。你不用担心你的子民。”
李煜不信:“不是说想进渤海,是需要考得吗?”
周宗道:“那是渤海郡需要考,将来带方、乐浪和东丹郡可能也都要考。”
“为什么?”
“因为猛兽横行,只有强者才能抚育万物,维护天地大阵。弱者就算是到了安全区,也很难保证能平安活下来。”
老周宗抚摸着两个外孙的小手:“所以渤海王只接孩子,多小的孩子他都要,然后倾尽举国之力培养成才,我的两个小孙孙都会成为栋梁之才的。”
李煜觉得这完全超出了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难道大唐打探到的消息都是假的?
“渤海王能够容得下我?”
周宗一笑:“能不能容得下,那要看你。渤海王能够容得下很多人,比如学问上的仇敌孙睿永,当年辽主刘贤也是细心教导。与大周太子柴�